|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于永刚(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政府) 合村并居就是将临近的村庄进行撤并整合,建立综合新型社区,村民统一集中到社区居住,土地由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家庭经营主体来经营。近年来,各地围绕“三农”,对合村并居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为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了新的出路。全国农村地域分布广泛,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人文状况不一,必须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合村并居,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合村并居。
一、农村现状决定农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只有经营好农村,发展好农业,服务好农民,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当前,农村现状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居住人口越来越少、房屋空置率越来越高
自20世纪实行高考政策以来,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大都离开了家乡留在外地。改革开放后,部分人员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举家迁到城区,不再回村经营土地。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有经济能力的农民,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告别了农村和土地,成了“城里人”。据调查5个村庄,现在30周岁以下在农村务农居住的为0,40周岁以下的占12%,50周岁以下的占26%。按照2018年山东省的平均寿命76.46周岁计算,20年以后,也就是2039年,在农村务农居住率将不超过25%,农村将真正成为“老年人村”。20世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农村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虽然2016年各省普遍放开“二胎”生育,但由于养育子女成本过高,压力过大,不愿生、不想生、不敢生成为普遍现象。人口只往外走,没有新增加人口,相反,或生病、或意外事故,农村人口逐年递减,目前,农村房屋空置率达到30%,预计到2030年,农村房屋空置率将达到50%,农村将真正成为“空心村”。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村容村貌提升难度大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多为空壳,基础设施多靠“一事一议”解决。由于缺乏资金,农村自来水、道路、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由于年代差异,加上缺乏规划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农村房屋参差不齐,高矮新旧不一,村容村貌相对较差。现在农村居住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在家主要是看守房屋、种庄稼,对住房要求不高,抱着只要能住就行的想法,不愿整修。个别老人认为年事已高,没有必要花钱整修,就是免费改造“卫生厕所”,也有部分老年人表示放弃。由于生活习惯,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村容村貌整治难度大。
(三)土地情感缺失,流转渐成趋势
目前,在村耕种土地的多为年老体弱,或无技术特长、不能外出打工、仅靠种地获取收入的农民。1999年土地承包时,土地按等级分包到户,少的二三块,多的十余块,由于地块分散,群众在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意愿不足,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随着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增收空间小,加上年龄的增大,劳动能力减弱,他们失去了种地的热情,纷纷把土地租赁给家庭农场等经营大户。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土地失去了情感,年轻人对农村失去了“回忆”,土地在他们眼里变得不再“值钱”,土地流转已为大势所趋。
(四)宗亲关系错综复杂,“隐形腐败”居高不下
在农村,个别品行不端的人当选村主要负责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宗族群体大、势力范围广,在选举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能操纵和垄断村庄选举。由于宗亲关系、裙带关系,往往存在办事不公、违规违纪、人情利益输送。由于亲情、友情关系,往往存在优亲厚友现象,如“假贫困户”、“假低保户”。
(五)村级干部职数多,运行成本高
在村级组织方面,虽然实行村干部兼职,但每个村庄至少有三职,即使100户以下的村庄也必须有三职,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负责党务村务工作;党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负责党建、综治、调解、社会稳定;村委委员兼妇女主任,负责计划生育、妇联、共青团等工作。另外,村级必须有会计、组织管理员等人员,甚至还有小组长,负责财务报账、党员教育管理、日常村民小组管理等。在村级运转经费方面,许多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基本上靠上级拨付经费,村支部书记、妇女主任、会计工资由镇政府统一发放,其余人员工资由各村自行解决。上级拨付的运转经费仅够用于办公经费和少部分公益事业,除政府统一发放工资干部外,其余村干部工资多打欠条,或以承包费抵顶,极易引发新的矛盾。
二、合村并居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行合村并居,将调动人力、资本、资源等积极因素,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行并居,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农村形象。过去,脏、乱、差是农村的代名词,提到农村,首先想到的“旱天一身土、涝天一身泥”,垃圾遍街、污水横流,虽然近几年,各地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实施“千村万户”行动,但环境整治并非一时之功、一日之举。实行合村并居,社区统一规划建设服务区、居住区,配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村民集中居住,统一供应煤气、暖气、自来水,定点分类清理垃圾,将有力地改变过去“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生活习惯和随手乱扔垃圾不良习气。居住区域统一规划,楼房整齐划一,路、水、电、气、厕配套完善,人居环境将实现大的改观。
实行合村并居,有利于集中服务,实现高效管理。合村并居后,原有的行政村撤销,社区工作人员由基层党委政府委派,减少了农村干部职数,铲除了“小微腐败”根源。社区统一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集中统一办公,群众可直接到社区服务中心办理服务项目,提高工作成效。社区统一配套建设生活超市、幼儿园、银行服务点、物流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点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机构和场所,方便群众生活。
实行合村并居,有利于整合土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将农民撂荒弃耕或不想种的耕地租赁给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家庭经营主体,或以入股或权益分红等形式,获得固定收入,村民以“产业工人”身份到新型经营主体打工,获取工资收入。新型经营主体获得土地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三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形成“新六产”。“新六产”以实业为基础,吸收本土人才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为当地农民找到了就业出路,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同时,有利于吸引大学生等“新生代”就业“新农村”、献身“新农业”,增强农村农业发展活力。新型经营主体把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问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
合村并居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城市楼房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拉动作用日渐疲弱,而农村住房多年前已停止批建。启动合村并居,集中建设新居住区,将极大带动农村建筑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同时,农民置换楼房,搬新居住新房,将促进消费增长。日前,国务院提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届时城市老旧小区面貌将实现大的变化,如果不建设农村社区,城乡差距将更大,解决不平衡问题将是一句空话。
三、思考与建议
合村并居是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改善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结构,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自我提升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必须顺应社会形势,满足社会需求,全力推动合村并居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推动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合村并居远景规划和大致时间表。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在财力投入上,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机制,县级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合村并居工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新居建设,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合力。
二是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众同意不同意、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坚决克服“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对有意愿、有条件并居的先并居;有意愿、无条件并居的慢慢并居,无意愿、无条件的最后并居。
三是把握时间节奏,保持必要的历史耐心。合村并居涉及群众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推进时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推进方式上,宜稳中求进,不断深入,不宜搞“大跃进”。合村并居至少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老年人逐渐离世,年轻人对农村没有情感,再过三十年的时间,并村合居水到渠成。
四是正确对待问题,敢于担当作为。合村并居最大的阻力是村民不愿意、不同意搬迁,主要表现在拆迁补偿标准过低,村民无钱向新居贴钱,导致“买不起”;个别村民担心离开土地找不到工作,没有挣钱门路,怕“住不起”;个别村民岁数大,起居爬楼不方便,怕“住不惯”。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作人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要务,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敢于破解难题,不能因为少数人放弃整项工作,更不能因为个性问题作为不想干、不愿干的借口。
合村并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努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