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罗丹:新时期合作社对长安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影响
返回列表
查看: 193|回复: 0
收起左侧

罗丹:新时期合作社对长安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影响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3515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4-1 0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罗丹(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建设丝路科创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打造丝路文化高地、建设生态西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幸福城市和平安西安等10个方面全面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作为市内的农业大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农牧业历史悠久,正处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提升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现阶段长安区农民合作社发展概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长安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2021年1~9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6元,增长11.7%,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提升,而其中作为重要一环的农民合作社在促进长安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农民合作社带动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总数已达8861家,其中长安区注册登记558家,规范运营的490家,合作社成员2450户,带动群众近1万户。多年来,通过积极引导规范,西安市长安区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的合作社1家、省级百强农民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6家、市级十佳示范农民合作社11家、市级十优示范农民合作社3家。80%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销售。借助农民合作社,部分村镇实现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农民合作社销售方式不断升级。合作社将分散的生产资料集中,因地制宜打造优势产业。除了传统的种植以外,还发展粮油副食产品、畜牧养殖及蔬果批发等。大部分合作社除开展线下销售,已经开展电子商务运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展示农副产品,直接与市场对接。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长安区供销社带领合作社通过线上销售滞销农产品30多吨,解决了部分农户燃眉之急,既提高了交易效率,又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像“瓜大姐”等合作社开展的以“亲子采摘”为主题的文旅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既带来经济效益,又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娱乐。
  三是农民合作社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原先农民合作社主要围绕提高产量和拓宽销售渠道开展,但近些年多元化经营、产值提升以及产业链拓展等变化,合作社本身也成为服务农民的重要主体。凭借驻区高校科教资源优势,长安区多家农民合作社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牵头组建“朱更瑞+技术骨干+长安区鲜桃种植基地+种植户”“王西平+技术骨干+长安区葡萄种植基地+农户”等专家帮扶团,带动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鲜桃、葡萄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长安区瑞邦种养殖等14家合作社积极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对长安区7个行政村的种植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让农民学习到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解决“三农”问题。
  二、新时期农民合作社对长安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农业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儿童留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撂荒地”现象。据相关统计,西安市长安区耕地面积39.2万亩,现有“非粮化”撂荒地6975.3亩,撂荒率达1.78%。另一方面,我国长期是粮食进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运命脉。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例如,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对长安区5个乡镇15个行政村3800户的1.61万亩土地实行集中托管,通过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实现种好地、多打粮,制定了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获、田间管理、粮食回收、销售“九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规程。让土地作为生产资源,真正提高生产力。一方面,避免土地闲置;另一方面,也便于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既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也可以提高经济产出。
  二是有利于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虽然科技化生产、机械化农机工具利用率在逐年提升,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劳动力依然是最主要的生产力。一些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社,进行机械化种植,省时省力,而农民合作社开展多元化经营时,需要各类人才,这就让农民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例如,会算账的做会计,能说会道的做销售,心思细腻的做库存管理,每个劳动力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人尽其才”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积极性,还可以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就业,同时“因地取材”,更好地开展管理,一举多得。
  三是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建立农民合作社,最主要的就是把分散在农民手里的土地使用权集中起来,开展规模化经营。这样首先解决了土地分散的问题,让农机使用有了基础条件;农户集中起来,农民合作社开展经营,解决早期积累问题以后,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购置先进的农机设备,开展机械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值,会不断形成资金积累,进而探索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业经营,农村的粮仓越来越满,农业产值越来越高,农村的面貌越来越好,农民的口袋越来越鼓。
  三、“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动长安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民合作社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规范。一是加大登记管理力度。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农民合作社管理上缺乏有效手段,注册登记门槛低、手续简便,且不实行验资、不进行考察,造成注册登记数量虽多,但实际服务农户和农业发展的不多;只能依据农民合作社公示的年度经营报告掌握大致状况。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加强对接,在登记监管、服务指导、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强管理。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大宣传土地“三权分置”有关政策,严格规范土地流转,强化保障监管措施,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确保农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要完善风险调控机制,保证承包方的合法权益,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便利,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推动规模化经营,挖掘规模效益。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资金和金融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要出台用地政策,合理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适当增加农村产业发展配套用地,加强对经营主体在用地政策、用地审批程序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在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落实规模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化完善补贴方式,推动强农惠农政策惠及每一个小农户。要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小农户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2.落实规范化经营。明确农民合作社的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按照现代企业方向规范发展。合作社要逐渐转变经营理念,认识到合作社不仅仅是农民自我服务、增产创收的一个平台,更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体。欲想行稳致远,规范经营是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参照现代企业,建立规范的章程,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体现自身的经营特点。其次,要规范财务管理。在以往的一些案例中,财政支农项目资料存在“证账不符”“依据不明”等现象,财务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原因。合作社要担起财务管理合规的主体责任,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开展核算,定期审计。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监督,要求合作社以一定时间周期,报送财务报告,重点关注收入、利润、缴税以及分红情况。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外部审计,全方位规范财务管理。
  3.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农民合作社要坚持“增产创收、服务农民”的初心使命,同时立足新的社会经济条件,重点打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乡村产业为核心。农业不仅仅是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包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农民合作社要发挥根植农村、扎根农业的先天优势,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农业+”经济。同时,要注重打造品牌,差异化发展,提高知名度和产业吸引力。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要支持、鼓励产业多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支持年轻劳动力回流农村、扎根农村,吸引专业人士来农村发挥专长,提供发展平台,并做好后勤保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支持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植根乡村的经营主体,可以考虑利用经营收益,反哺乡村文化建设,例如捐款修建乡村文化广场,修建学校、图书馆等,这是合作社收益反馈农民的一种形式,更是合作社在新时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年第3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5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