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唐河县域2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万亩,总人口145万,常住人口105.3万,辖19个乡镇、6个街道、528个行政村(社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2021年以来,唐河县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引领,以招商引资项目为依托,以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促进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了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开拓思路、统筹布局、创新举措,有效破解瓶颈问题,唐河县探索出一条培育产业园区新优势的路子。目前,全县正在加快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园19个,已入驻企业85家,计划投资48.5亿元,完成投资27.1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20.8亿元,安置就业2800余人,年人均务工收入4万余元,成为吸引唐河县内外企业投资的新高地。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对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沉淀思路、探析意义、挖掘经验、推广全市”的要求。先后被《南阳日报》报道和市委深改办推广,市内外10个县市区咨询学习经验。
一、背景及目标
(一)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唐河县共有脱贫村117个,建档立卡脱贫户18253户42780人,监测对象2037户581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0户35人,边缘易致贫户1120户312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07户2648人。困难人群90%为因病因残纳入贫困户或监测对象,家庭成员大部分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造血”能力不足,无法自主实施产业和就业项目,通过发展集体产业项目增收或政府长期兜底保障,存在一定返贫风险。根据规定,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不得低于50%,且产业发展资金要由原“直接到户”转变为“到乡到村带户”。在此基础上,唐河县顺势而为,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入驻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农业产业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大力扶持,形成的固定资产留归集体,企业每年按受益资金10%的比例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差异化分配,实现困难群众、集体和企业三方共赢,为困难群众拓展了一条持续稳定增收渠道,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二)乡村振兴产业园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唐河县虽为农业大县,但农业大而不强,缺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难以对乡村产业振兴形成有效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发展,特别是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农机装备制造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后,能够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乡村振兴产业园是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需要。随着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发展,通过吸引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洗化用品加工、装饰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入驻,能够为本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在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的同时,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集聚,在集镇就业、上学、居住,带动工商业、服务业等市场主体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
(四)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县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需要。根据河南省委实质化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和“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提升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唐河县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农副产品加工确定为县开发区三大主导产业,自2022年开始,非主导产业项目,县开发区不再供地或提供标准化厂房。乡村振兴产业园有效解决了县开发区对非主导产业项目的制约,弥补了对非主导产业和小微企业招商引资的空档,有力促进了回归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县开发区和乡村振兴产业园融合发展和优势互补,确保了县开发区成功转型升级。
(五)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实现乡镇财政增收的需要。当前,乡镇一级财政收入渠道窄、税源单一,扶贫政策兑现、乡村振兴等民生支出较大,收支矛盾突出,一些乡镇财政捉襟见肘。为此,唐河县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土地保障、金融融资等方面,向乡村振兴产业园倾斜,并制定激励奖惩措施,极大调动了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为乡镇涵养了税源、培植了财源,有效解决了乡镇财力不足的问题。
按照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严格准入、守牢底线的原则,唐河县制定了2021—2025年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一区主导、多园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及总体目标任务。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乡村振兴产业园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年均增长15%;每年新入驻企业60家,其中新培育规上企业20家;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年均增长15%。二是建设层次明显提升。每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基础设施投入5000 万元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产业园投资强度不低于120万元/亩。三是产业特色逐步显现。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园5个,特色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培育特色产业集群5个,打造宜工宜居特色名镇(村)3个以上,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更加稳固。
二、背景及目标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一是大员上前,深度谋划。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出台《唐河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等进行细化、优化。二是组建专班,高位推动。成立唐河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乡村振兴、工业、自然资源、招商引资、发改、财政等工作的7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乡村振兴局、工信局、发改委等1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政正职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运转,专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高效落实。各乡镇、相关单位成立由党委(党组)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职主抓,经济发展办负责建设管理。三是部门配合,联动推进。依据部门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工信局配合,发改、自然资源、财政、招商等相关部门深度参与,发挥各部门优势,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
(二)规划引领,试点先行。一是明晰规划思路。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作为实现产业振兴的引擎,纳入乡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二是编制专业规划。聘请中农智慧 (北京) 农业发展集团专家参与会商,帮助梳理工作思路,制定专项规划。邀请省城乡规划院、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知名专家、学者对全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设计进行指导,提高规划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规划坚持一乡一策,分步实施,逐年扩规。三是精心培育试点。根据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和连片发展、规模集约原则,将19个乡镇规划为5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示范圈,2022年集中力量先行打造一个示范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根据乡镇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未来规划等层层筛选,将发展基础好、前期思路清、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昝岗、东王集等9个乡镇确定建设试点,重点培育打造,探索经验路子,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三)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一是加强资金保障。针对乡镇在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中的资金筹措难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强化政策扶持、配套启动资金、实行项目倾斜等措施加以解决。把7000余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全部投入乡村振兴产业园,发展集体产业项目;统筹乡村振兴优质水进村入户PPP项目(5000万元每乡镇)建设资金,重点向乡村振兴产业园倾斜,用于征地补偿、“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将南水北调移民后续发展项目优先在乡村振兴产业园落地,激发产业园发展活力。二是加强用地保障。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调整的机遇,最大限度为乡镇产业园发展预留空间;县自然资源局优先报批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用地,将土地复垦、盘活存量土地调出等指标主要用于产业园建设;对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实行先租后让、弹性出让年限等灵活的供地政策;对引进入驻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或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享受价格优惠;对新建标准化厂房项目,按照工业用地招拍挂程序获得土地使用权,依法办理土地使用证。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在各乡镇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园服务中心,形成“镇区合一”的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服务窗口下沉,乡村振兴产业园服务中心与县政务服务平台有效对接,实现县乡两级联网,推进各类审批、咨询、监督等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四)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结合各乡镇资源特色、产业基础等优势,明确每个乡镇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亮点,实现 “一乡一品”。每个乡镇均成立由主要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招商专班,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用活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瞄准服装、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挥当地人脉资源,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所有入驻产业园的项目均作为加分因素计入县招商引资绩效考核评价,并把招商实绩作为乡镇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督导,健全机制。一是建立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的领导机制。二是健全督导机制。县委书记每周至少过问一次工作进度,县委书记、县长每月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收集解决问题。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乡村振兴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进行常态化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电话督办、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力促工作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列为“13710”重大督查事项,定期对相关单位和乡镇下达督办通知,跟踪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厉问责。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并优化了《唐河县乡村振兴 产业园考评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对产业园建设实行月公布、季监督、年考核,适时组织现场观摩,每季度召开不少于一次推进会,确保产业园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赋予较大分值权重,施以正确导向。推行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排名通报制度,每季度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促使乡镇努力争先,加快发展。同时,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进展不力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约谈乡镇党政正职,从而在全县形成高压态势,促进工作进展。
三、经验及启示
(一)顺应形势是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前提。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唐河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破解农业农村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规划是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根本。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规划是先导。必须把顶层设计放在首位,着眼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按照“一年起好步、两年开新局、三年见成效”的目标,统筹园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集镇规划,打造示范园,形成科学布局、产镇融合、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政策支持是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关键。必须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用好用活上级政策,整合现有土地、资金、人才等政策,上下结合、精准发力,把一切资金向园区集聚、一切项目向园区倾斜,不断释放政策含金量。
(四)积极稳妥是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遵循。乡村振兴产业园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因地制宜、一乡一园,试点先行、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大呼隆,形成示范引领、连片发展、规模集约的发展格局。
(五)部门联动是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保障。部门联动、凝聚合力是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动力源。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突出“职责联通、项目联争、资金联用、服务联优”,健全专班高位推进、专门机构服务、专人具体负责机制,破解园区建设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难题,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