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韦艳玲(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安太乡寨怀村选调生) 去乡村旅游,来荡涤“灵魂”
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乡村旅游是启动乡村建设的“药引子”,带动乡村发展的“有效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效药”。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感悟文化、享受美好二者要注重协调发展,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乡村旅游既要有“更迭”更要有“传承”。“绿遍山原白满穿,子规声里雨如烟。”体现出的是古代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时隔千年,这也依然是现代人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乡村旅游通过开发天然温泉、山谷漂流、周末农场、体验特色民俗等旅游项目,旅游项目内容更加丰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但一成不变顺应不了时代,“去其糟糠,取其精华”才是关键。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守住“乡愁”,要保留乡村的“土味”,空有花架子,没有实内容是行不通的,不能以发展速度论英雄,丢失了乡村的本质,乡村旅游发展要在时代变迁中“更迭”出乡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更要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时,守住韵味、保持本色。
乡村旅游既要有“网红”又要有“特色”。乡村旅游重在于能够给游客提供“轻煮岁月慢煮茶”的悠闲,“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慰藉。近年来,亲近自然、感受田园的近郊乡村游成为周末、假期新热点,传统的“农家乐式”吃喝为主的乡村旅游已经满足不了追求高品质的现代人,挖掘自己的民俗、特色才是乡村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模仿别人,永远抹不掉“抄袭”的嫌疑;发扬本色,才能凸显“原生”的魅力。事实上,不同地域的农村特点各有不同,一味地参照“网红”模式也并非长久之计,在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路径,让好做法、好经验成为“网红”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来塑造“特色”,创新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更好地满足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通过孵化各类创意设计、民俗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抓手。
乡村旅游既要有“新颜”,又要有“原貌”。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旅游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功能。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周末农场,体验式农田等,让乡村有了“新颜”也保留农耕的“原貌”。乡村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为导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加强对村容村貌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正确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少数人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让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旅游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