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陆福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将进一步加速我国乡村振兴建设进程。《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防止刮风搞运动”“不搞齐步走”要“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不代替农民选择”,制定了许多原则性的负面清单,这是中央层面务实的表现。但是在实践层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落地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具体的负面清单,以引导乡村建设行动按照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各地实际循序渐进。因此,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的路径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乡村建设行动决不能乱来,否则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影响乡村建设行动的效果。因而制定乡村建设行动的负面清单刻不容缓。
一是乡村旅游不能”全覆盖”。当前,有些地方搞乡村振兴就搞大开发,一搞乡村开发就上旅游项目,捕风捉影编故事,仿照城市造风景。乡村振兴成了村村搞旅游,家家建民宿,村与村之间同质竞争的“全域”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市场尽管很大,但是乡村旅游的投资也大,而且乡村旅游的投资回报慢长,旅游有季节性,旅游也需要文化和特色,如果没有旅游资源硬要搞乡村旅游“全覆盖”,肯定是有旅没游(游客)。事实上,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空间非常有限,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变成持续的“美丽经济”,目前存在巨大的乡村旅游“泡沫”。旅游“全覆盖”的乡村振兴最终将是劳民伤财,而且会破坏乡村的绿水青山,这种盲目的“全覆盖”全域乡村旅游必须趁早禁止。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天花乱坠”。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是美丽乡村展示的应该是乡村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雕饰和人为扭曲的美。当前,有些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把本来好好的乡村景观毁掉,在乡村栽观赏树,做假山,种名贵花草,把乡村建设得像城市花园,这种“天花乱坠”的美丽乡村,劳民伤财还损害农民利益。美丽乡村和城市公园应该各美其美,而不是与城市的花园假山比美,舍本求末丢失了乡村的自然美,美丽乡村就失去了本真意义。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凸显乡村的特点,要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禁止过分装饰和雕饰的天花乱坠。
三是乡村建设试点示范不能“高大上”。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有些地方集中资源打造试点,用“高大上”的标准投入上亿资金打造典型创造神话,这种试点很容易脱离乡村现实,不仅不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还会适得其反。我国当前乡村建设实际中,一个村不可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入,某些集中政府资金打造出来的典型根本不能复制。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必须一步一步来,要“尊重规律、稳扎稳打”,企图依靠“高大上”脱离实际的试点带动,只能调高乡村振兴的胃口。因此,乡村建设示范村要限制政府财政过多集中投入搞政绩工程,以免造成乡村发展出现新的形式主义。
四是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唯规模化”。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规模化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大国小农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现实,乡村产业振兴不能为了追求规模化而忽视小农户的利益。当前,有些地方为了政绩动不动就搞“千亩产业”“万亩产业”,追求大规模搞大动作,不顾农户的意愿搞土地大集中或干涉农户自主耕种,在产业发展中急功近利,不仅造成了产业同质化发展,也增大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风险。国家政策支持必须密切关注小农户的利益,乡村振兴的政府投入要让小农户能充分受益,完善农业企业与小农户的公平分配机制,谨防“规模化”口号下的“小农户规模化运动”发生,坚守以农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共同富乡村建设原则。
五是乡村建设速度不能“大跃进”。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此次《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因此,乡村振兴必须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乡村现有的资源和发展条件推进,不能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层层加码,盲目冒进,超越发展规律和地方实际搞乡村振兴大跃进。当前,个别地方领导急于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政绩,不顾实际提一些不能实现的目标,或搞一些不适用当地的大项目,盲目追求乡村振兴推进的速度,严重影响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因此,乡村建设速度必须符合当地实际,让老百姓参与讨论决定,不要搞乡村建设的冒进行为,地方的乡村建设要按照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循序渐进分期推进。
六是乡风文明建设不能“一刀切”。乡风文明的多样性是我国多民族、广地域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国情决定的,各地的风土人情各有优势和缺陷,因此,企图用统一的现代城市文明样本搞乡风文明建设,“一刀切”要求各地乡风文明整齐划一,统一标准,强制推进农民移风易俗,是违背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这次《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就是要求乡风文明建设要百花齐放,要彰显各自乡村的特色,展现乡风文明多姿多彩的中国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