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10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9.9,两年来首次跌破枯荣线;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6.6,创2020年6月份以来新低。
“最糟糕的状况尚未来临,对于许多人来说,2023年将是一场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对今年全球经济的预测维持在增长3.2%;对明年全球经济的展望则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
受访专家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直面挑战表现出较强韧性。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在画出了一条“N型”增长曲线后,交出了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的成绩单,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奠定了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重要基础。
警报再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制造业增速呈阶梯式放缓趋势,且三季度增速快速下降。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0.8%,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均值下降3.8和2.2个百分点。当前全球制造业PMI降至相对较低水平,意味着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全球PMI连续回落,侧面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美国采取激进式的加息政策,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负面溢出效应,一些脆弱性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出现剧烈震荡,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滞胀、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何时才能重拾升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何时缓解、地缘政治冲突何时缓和以及疫情影响何时减弱,上述因素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继续保持低位波动的概率较大,且滞胀风险也在逐步加大。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欧美制造业加速下滑引发了各界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
政策发力,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延续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全面发展仍然韧性十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10月24日表示,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比8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9月PMI重回扩张区间是一个利好信号,表明随着国务院接连实施的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面正逐步复苏。进入到四季度,经济复苏态势有望进一步延续。
“特别是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蕴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奠定了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重要基础。”徐洪才表示,在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等;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允许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延期还本付息、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等;在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方面,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加大宗商品消费等;在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政策方面,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加强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等;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方面,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成本、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等;在保障基本民生政策方面,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等。
业界普遍认为,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中分量最重,因此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目前,各地已在加强加密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前期各类政策红利在四季度全面落地,帮助企业把耽误的进度夺回来。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轻负担,渡过难关。”徐洪才说。(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