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 吕春卫(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联储证券董事长)
2023年1月,在疫情达峰后和全球经济步入衰退背景下,中央与多地政府陆续推出各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改善有效需求的政策主张。随着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正稳步复苏。
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部署,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稳增长政策,包括深入落实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通过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以及促进中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等具体举措,促进中小微企业提升能力、优化结构。
各省市区先后发布了促经济、稳增长的系列举措。2月,北京市在优化电子商务经营者准入服务工作方面,拟出台17条举措以促进灵活就业,鼓励、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其中“个体网店”的实体化经营和“触发式监管”值得期待;上海市1月发布减税免税、贷款贴息贴费等32项政策措施,以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天津市则通过33项一揽子政策来稳经济促发展;河南、安徽、山东、辽宁、甘肃等地也都推出了“一号发展工程”,为各地乃至全国的稳增长打下坚实政策基础。
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实,中国一季度乃至上半年将呈现显著的经济复苏态势。目前,从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及部分分项数据来看,1月数据显示向好趋势已然呈现。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提升3.1个百分点,自去年9月以来再次回到临界点以上;制造业回暖迹象显著,尤其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大涨7.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增长12.8个百分点,是近年来较大月度增幅,呈现出非制造业景气强势回升趋势。以上数据反映了市场供给的复苏,其背后更是需求逐步恢复推动所致,市场需求的回升,为经济复苏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要做好宏观政策调控与微观政策落实。要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扩大有效需求增长,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政策落实应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基础上以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就业改善,同时还要保民生和基层政府运转;金融政策要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其中货币政策要在总量发力的基础上突出结构性政策工具对绿色发展等特定领域的支持,还要通过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推动新兴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保持有效需求有序复苏的基础上拓展消费空间、优化消费结构,在社会保障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在全球货币困境下推动进出口的平稳发展。
总体上,随着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和持续完善,中国全年经济增长达到5%—6%之间是可以期待的。这为中国中长期愿景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济基础。(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