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山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孙京民 山西省是农业特色资源大省,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山西,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2023年山西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稳粮保供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抓手,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坚持走“资源禀赋特、生产方式特、农耕文化特”“产品品质优、产业业态优、农业品牌优”的“特”“优”之路,扎实推动乡村五大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山西贡献。持续紧盯耕地、种子两个要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改造提升85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水浇地60万亩,同步建成山西高标准农田大数据管理平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抓好资源保护,完成剩余7个农作物、20个微生物县的农业种质资源调查任务,建设5个地方畜禽品种保种场。抓好良种推广,遴选发布今年全省农业生产主推品种,打造3~5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和一批省级良种繁育基地。抓好粮食油料生产,保面积,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725.5万亩,油料面积135万亩,大豆面积175万亩,带状复合种植面积82万亩。提单产,聚焦小麦、玉米等主要品种,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县,整县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步启动杂粮整乡高产创建。减损失,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变以救为主为以防为重,全力减少倒春寒、旱涝等自然灾害损失。组织万名农技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技术服务活动,服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在五大盆地发展设施蔬菜6万亩,在晋中、大同等市发展设施水果10万亩,在大同、运城等地发展工厂化养殖、大棚鱼菜共生,示范建设高标准莲渔、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聚焦畜牧“五业”布局,做强猪鸡、做大牛羊、做优草业。积极推广国产优良蛋鸡肉鸡品种,提升国产良种供种保障率。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构建农业领域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两个体系,全链条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坚持走好有机旱作农业路子,深入挖掘传统有机旱作农业中的用地养地、纳雨蓄墒、保护生态的理念,推动良田良种良机配套、节水节肥节药并举。紧扣“把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要求,建立严格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品牌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山西精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倍增工程,力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超过5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超过900家。以农产品加工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着力点,发展农产品粗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做大预制菜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优农业,打造更多的“苹果村”“木耳乡”等专业镇、专业村。重点支持清徐、平遥等5个县打造特优农业专业镇,启动建设10个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试点县。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乡村服务业。构建涉农领域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快产地、骨干物流、批发市场等节点建设,加快形成畅通完善的农产品流通链条。建设冷藏保鲜设施500个,新增冷藏保鲜能力15万吨,在冷链基础较好的县布局建设一批产地集配中心。发挥好各类商贸出口平台作用,加快完成“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有形化、实体化建设,推动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出国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完善集体产权资产评估、流转交易、担保等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推动各类社会资本流入农业农村领域。不断增强科技、改革两个动力,双轮驱动引领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台《山西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在底盘技术、核心种源等5大领域布局一批攻关项目。持续推进“机田证”一体化(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持证农民),继续组织第二批试点项目,推动试点增品种、扩规模、强智能,带动项目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持续深化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建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点围绕农村“三块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总结延包试点经验,为全省大面积推开延包工作提供参考。在农民自愿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解决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清徐、平遥、泽州三个国家级试点县完成基础数据调查成果验收,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探索推进同地同权同责,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重点推进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一手抓规范,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成果,完成好农村“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试点任务;一手抓发展,积极发展产业融合、资产租赁、资本收益、文旅康养、生产服务和劳务转移等多种形式经营活动,有效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紧紧扭住防止返贫底线任务、带农增收中心任务两大任务,提升农民增收共富能力。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紧盯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等重点群体,强化排查,应纳尽纳,精准帮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培育提升帮扶产业,健全并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拓宽务工就业渠道,积极组织脱贫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增强脱贫群众的志气底气心气。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增强乡村产业带动增收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出台《全省农业生产性服务实施方案》,评选第二批农业生产托管省级优质服务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这种托管式利益联结机制的优势,将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完成5万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和4万名高素质农民颁证,让更多农民通过技能增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两个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统筹实施“五大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强化统筹改进乡村治理,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有效做法,注重发挥乡贤引领作用,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强化党管三农体制机制、抓落实工作机制两个关键,确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配强各级党委农办工作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充分发挥省委农办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定期召开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三农重大问题,推动粮食油料生产、设施农业、水浇地等工作圆满完成。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完善改进作风提高执行力的落实体系。创新完善分工负责、清单管理、协调配合、重点督查、问题整改、政策评估“六项机制”。对复杂难点工作建立工作专班机制,推动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强调查研究,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形成奖优罚劣、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组织开展市县党委政府三农干部培训,讲政策、传方法、提能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三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