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郑文慧2022年我国小麦产需形势总体呈产大于需的宽松格局,主要原因是小麦饲用量大幅减少,口粮消费和工业消费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据粮油市场报信息,综合机构数据及市场调查情况,估算2022年我国小麦消费总量约12360万吨,同比减少2520万吨,减幅20%。其中,制粉消费8500万吨,同比减少300万吨,减幅4%,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2022年呈多点散发状态,防控措施导致集团性消费显著减少;饲用消费约2300万吨,同比减少2200万吨,减幅96%,小麦价格大幅上涨让其替代优势丧失是主要原因;小麦工业消费950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主要因为疫情防控导致企业开工率降低;种用量61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虽然为保产量加大了单位面积的播种量,但抵消了因播种面积下降而减少的种用部分。宽松的供需格局和全年一路“狂飙”的麦价似有矛盾之处,但实际上,这是不同的需求表现所致。总体而言,2022年小麦的“产业需求”(口粮和饲用)是收缩的,可“囤粮需求”(包括贸易商、加工企业等多主体增加库存)是旺盛的,对新粮产量、质量下降的强预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疫情的变化导致人力物力阶段性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了囤粮需求的膨胀。供应方面,国内增产和进口再创新高使得年度新增供给增加,因此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供需缺口,反而一定程度上供大于需。而导致2022年全年麦价大幅上涨的三大元素,在进入2023年之后,悉数消退,这个时候,供需格局实际上是宽松的,这个基调就显露出来了,而春节后麦价的连续阴跌,就是对供需的真实反映,也是对2022年过热的行情的一种调整。为什么去年小麦消费减少了,进口却创纪录?去年小麦进口量的增长,主要还是国内小麦价格比较高,是一个创纪录的水平。其实去年上半年小麦进口量都是同比有下跌的,因为那个时候国际麦价也涨得很高,下半年开始,国际价格开始往下走,基本上回到俄乌战争前水平,而国内价格跌了一段时间第四季度又重新上涨到创新高水平。一直强势到年底和今年1月中旬。这个时段进口麦又重新出现比价优势,导致小麦进口在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回升。全年进口量整体创新高。还有一个原因是,进口小麦的大部分需求来自广东专用粉企业,由于进口小麦内在品质更为稳定,指标更适合,因此对进口麦的需求量是比较固定的,而且据企业反映,专用粉的开机率和往年相比差别不大。为什么消费下降了,麦价还创新高?国内小麦消费下降,这里的消费指的是上述的“产业需求”,但“囤粮需求”则相当旺盛,主要受以下三重因素共同推升。第一个是强预期,2021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在新小麦的产量数据出来之前,整个市场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预期都不太乐观,因为21年小麦播种的时候,天气情况不好。第二个就是俄乌战争引爆的国际行情,使得全球麦价暴涨。加上2022年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受疫情影响管控得都比较严格,导致人力物力的短缺。种种因素之下,价格第一季度就涨的很厉害了。然后到了这个五六月份产量数据出来了之后,价格有所回调。但是,回调的幅度没有上涨幅度高,所以总体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水平。到了九月底的时候,价格又涨起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多地封控导致物流的影响。加上2022年我国全年饲料产量再创新高,而饲用粮整体进口同比下降超27%,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对麦价有所支撑。为什么年后麦价趋弱了?2022年这种涨价的氛围,导致中间商,也就是各种贸易商,还有企业自身加大收购,收购量都会比往年要多。现阶段,市场也反映,当前的面粉企业库存是偏高的。2023年春节之后,随着预期的转变和国际麦价的大幅回调,以及新冠疫情调整为“乙类乙管”,供需格局转变,预期趋弱和各级主体持粮较多的格局导致麦价开始往下走。2月份以来小麦价格连续下跌,实际上,这是对2022年小麦市场供需格局的一种调整。尽管当前疫情进入低水平稳定期,餐饮等消费已经明显恢复,对口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小麦饲用消费仍然疲软,在全球麦价回落至两年来的低位背景下,国内麦价大体趋弱。供应方面,当前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三个月左右,市场普遍反映当前基层余粮多于往年,加上后期小麦储备轮换量逐渐增大,同时成交的最低收购价小麦陆续出库,新麦上市前市场供应充足,预计小麦价格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处于继续筑底的过程。但另一面也应看到,虽然麦价持续阴跌,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且未形成暴跌之势跌,每到一定的价位,就会出现多空僵持的状态,持粮主体去年采购的成本高,挺价惜售的心态仍然较强,后期需关注天气、新季小麦生长情况、国际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容易造成价格的波动。(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