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以精细农业为取向推进湖南农业发展现代转型
返回列表
查看: 733|回复: 0
收起左侧

以精细农业为取向推进湖南农业发展现代转型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427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6 09: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

  精细农业,是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市场化经营方式为依托,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作制度优势,以生产特色、优质、健康、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目标,有别于大农场规模经营的低耗、高效、精致、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了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下简称“精细农业基地”)的新思路、新战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路径。
    建设精细农业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我省这样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来说,建设精细农业基地,需要坚持发展新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农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精细生产经营、精确配置资源要素,全面提高农副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造精细农业基地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可以实施分步走的策略,厘清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强力推进五大行动,实现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品牌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
  厘清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我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长期以来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种植业占到整个农业产业的绝对份额,牧渔产业所占比例偏小,且种养业中“粮猪”独大,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作物、特种水产、牛羊等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品种以低品质居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优势不明显。基于此,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立足于全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减少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的需要,是精细农业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
    解决农业竞争力和效益偏低的问题。我省农产品数量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市场竞争能力与增效能力较弱,“三品一标”产品年产量占同类农产品商品量不到20%,而全国已经超过40%,其中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数量在中部五省中最少;尽管外销农产品量大,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很少;尽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规模大,但从事初级加工多,带动能力较弱;尽管休闲农业发展快,但盲目跟风多,特色资源挖掘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因此,推进精细化生产经营,以品牌建设为纽带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副产品竞争力,是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重要着力点。
    解决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问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但耕地重用轻养,质量不断退化,目前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67.7%,土壤酸化明显,耕作层不断变浅;资源利用粗放,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高肥、重药”特征明显,使全省约四分之一的农田灌溉水和18%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农业外源性污染加剧。因此,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农业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主攻方向。
    解决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的问题。我省政策支持“三农”力度持续增大,但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撑作用有限,当前我省大宗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小而要素投入成本快速上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加上我省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的诸多改革仍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导致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精确配置资源要素,以改革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与持续增收,是建设精细农业基地的关键性任务。
  强力推进五大行动
    推进以市场需求与质量要求为导向的农业结构优化行动。建议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从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出发,制定未来一段时期的全省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在优化区域结构上,形成省级层面的农业功能区划,制定差别化农业发展政策,推动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在优化产业结构上,突出“稳粮、优经、扩饲”和“稳生猪、扩牛羊、提水产”,大力挖掘具有地域特色与优势的种养产业;在优化品种结构上,注重把品种做精、做优,尤其是大力开发地方特色地标性产品,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研究,着力推进优质产品向沿海发达省份市场拓展,积极探索扩大农产品出口份额。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农业质量与效益提升行动。建议加强对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引导,明确农业供给质量数量并重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选育推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品种,提升良种生产能力和精准供应水平;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加大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与应用;加快农田水利设施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水、节地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开发应用高效、绿色、环保型农药、化肥新品种,全面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的普及与应用,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网络;开展全省涉农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各环节的应用。
    推进以产业融合为抓手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行动。一是建议把地标性农产品加工作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铸造“湘”字号农副产品品牌。二是建议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全省种养业生产中的示范应用,开展“互联网 ”与农业产业化融合示范应用试点,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三是建议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规划引导,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与经营方式,支持整合区域资源,统一品牌、规划线路、产品开发、营销与监管服务,着力培育知名品牌。四是建议加快“三区”“三园”建设,深入推进“千园”工程,支持有条件的特色村镇以特色产业、园区、景区为平台打造田园综合体。
    推进以土地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规模化为关键的农民合作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制定落实我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文件,深入推进“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培育成长性好、管理规范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引导分散的农业服务主体通过各种联合扩大服务的区域范围,组织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跨县域、市域甚至省域的农机作业;引导农业服务主体组建跨区域的农事服务超市;探索组建“为农服务中心”网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跨区域联合体,借鉴外省经验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各类主体的效益最大化。
    推进以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为突破的农村改革创新行动。一是建议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突出将农业品牌创建作为农业财政的支持重点,并加强涉农部门资金整合,增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二是建议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实行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并推进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探索发展农村信用协会,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三是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实现形式的研究与探索,分类指导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四是建议完善对市、县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对耕地产权主体保护耕地的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产与面源污染防治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五是建议健全农村创业创新的引导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与激励,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