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程实(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高欣弘
金融科技在数字时代应运而生,它是数字经济的一条分支,却贯穿了数字经济的始终。辨清数字经济的全貌,对于把握金融科技的核心功能与发展趋势大有裨益。自2017年被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便具有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数字经济,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起初只是由生活生产的每一个切实细节衍生而成,最终却贯穿了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全过程。数字经济的星星之火何以燎原,关键在于它衡量出人的创造力、影响力的潜在价值,并以数据为生产要素革新了价值创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陷阱。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以物权、债权、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存量分配体系,数字经济则是以人的创造力、影响力、技术知识等作为数权核心资产的流量分配体系。因此,数字经济将对经济增长乃至社会阶层产生颠覆性变革,其释放的巨大红利是未来各国博弈中不可轻言放弃的战略据点。
------------------------------------------------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载体升级(由硬件设施及软件技术共同驱动的现代信息网络)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手段,广泛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过程重构商品价值,促进实体经济效率提升与结构优化的新型经济生态。
在传统经济学中,劳动、资本、土地及企业家才能构成了生产四要素,而四大要素对应的报酬分别为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构成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数字经济并没有摈弃传统四要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新增了数据这一生产要素,而数字经济的产出则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创造的附加值(数据价值)。以工业生产为例,将工业的人、机、料等全要素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率,从而增加的企业利润,即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当前,数据价值已成为电商、数字媒体等产业中的核心价值,但在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中数据的价值尚待挖掘。
从生产要素角度看,数据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由需求驱动,具有“高乘数”效应。传统经济学中,由于中介的层层嵌套,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存在割裂,生产者往往无法即时获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由此,传统的价值创造由生产端主导,但往往会造成供需不匹配,出现无谓损失。在数字经济时代,得益于即时高效的信息网络,生产端与需求端无缝衔接,人的需求、人的预期、人的价值深度改造实体经济的每一个细分市场,驱动了数据的价值创造。此外,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不可避免地都面临边际效益递减,而数字经济则旨在突破这一陷阱。人的创造力与影响力蕴含于数权分配体系中,以更有限的人力与资本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2019年的风向标直播带货为例,网红薇娅2018年在直播间创造了27亿的销售额,而2019年仅在双十一期间她就创造了等额的销售量。在传统经济中,达成类似销售额的企业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乃至时间,但数据的“高乘数”却让“轻资产”的爆炸式增长成为可能。直播带货的高乘数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模式创新,充分利用网红经济的粉丝效应;其次是数据共享,每一个拥有移动设备及网络的人都能同步收看直播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27亿的销售额中,由劳动力、资本等传统制造业生产要素形成的商品价值被压缩,而真正的巨大价值是由以人的创造力、影响力为核心的数据创造的。
第一,人的创造力在数据的高效赋能中得以体现。商业模式创新是数字经济的伴生物,也是数据价值创造的根本途径。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数字经济商业模式的百花齐放,电商将土地、人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向数据转移,而短视频则是集结人的创造力,通过最小化生产单位(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创作者)撬动了海量数据价值。模式创新是对数字化信息的再度开发,也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定义。
第二,人的影响力在数据的无损共享中达到极致。传统的四大生产要素,无一例外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每件商品的价值都由对应的工资、利息、地租及利润构成,已经对应的报酬无法再给其他商品提供价值。但数据则不同,其边际复制成本几乎为0,嫁接于现代信息网络上无限传播,可抵达每一个受众。因此,人的影响力以互联网为媒介不断扩大,并最终借助数据确权,形成商品的高附加值。
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看,载体升级是数字经济长期的增长源泉。以硬软件相结合构成的现代信息网络是数字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硬件设施包括5G、芯片、半导体等,5G落地升级网络基础设施,而芯片研发则旨在打破算力限制,为AI和区块链的技术突破解除物理瓶颈。软件则包含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自动驾驶等新型技术,提供核心算法与协议共识。软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现代信息网络从Web2.0进阶至Web3.0。如果说Web2.0成就了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巨头,运用互联网技术精简传统经济结构中的中介架构,对实体经济“提效率”与“降成本”,那么Web3.0就是减少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垄断与寻租,真正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载体升级决定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共享程度(以何等速度和广度),同时也决定了模式创新的可能性(以何种方式价值创造)。数据共享,看似零成本,却只有在顺畅的信息网络和普及的移动设备下才能实现。而模式创新,在没有载体升级的情形下终有一天会枯竭。正如裹挟于智能手机的APP革命,嫁接于4G网络的短视频爆发,载体升级带来的是数字经济增长的整体升维,也将为模式创新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在厘清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途径后,我们再将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渗透,分别与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环节环环相扣,即可覆盖数字经济在应用层面的各行各业。
消费(2C端):红海中探索。在中国,数字经济的2C端发展势不可挡,体量庞大,已经孕育了腾讯、阿里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涵盖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及在线教育等多个行业,培育了共享经济、短视频、粉丝经济以及直播带货等商业模式。经历数轮消费下沉后,当前2C端应用已成一片红海,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已由2017年的10%降至2019年的3%以下。虽然扩张节奏已明显放缓,但数字经济仍在不断探索新模式。
生产(2B端):风口处积淀。伴随2C端的蓬勃发展,企业与消费者的联动更为直接,消费者话语权不断增强,促使消费需求成为产品迭代的重要依据。因此,2B企业服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下一个投资风口,涵盖行业包括工业互联网、云计算、SaaS等。虽然以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互联网企业持续加速布局这一领域已有时日,但在中国,订阅式付费习惯仍有待养成。相比美国SaaS一二级市场的火热交易,中国企业服务的爆发式增长也因而姗姗来迟。以阿里巴巴为例,2019年度(2018年6月-2019年6月)阿里巴巴的整体营收高达5,980亿美元,而企业服务板块营收仅为68亿美元。
交换与分配(金融科技):争议下成长。从2017年趣店的风光上市到P2P平台的清理整顿,从比特币的大起大落到区块链的务实落地,金融科技在质疑和欢呼声中逐渐褪下了神秘的面纱。金融科技,虽曾充斥着诈骗、黑市与投机等不安定的因素,但从理性角度看,在合理监管下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从交换功能看,数字支付当前已成为深度用户习惯,央行数字货币及Libra或将再添颠覆性变化。从资本的再分配功能看,小额借贷、财富管理、保险等细分行业不断融入技术元素,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改革了传统定价模式,让普惠金融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