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竹立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创新了一个好的体制机制
阳泉市在落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过程中,按照“统筹管理、精准使用、严格考核”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一套良性运行的体制机制。
首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等,探索“到村工作大学生加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出台《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规范了大学生到村从招聘、培养、使用、考核等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和组织运行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市指导、县统筹、乡调度、村使用”的灵活管用格局。
其次,明确了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基本职责。阳泉市大学生到村计划的重要创新点是明确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基本职责,即到村工作大学生必须发挥好“党建工作辅助员、上级政策宣传员、基层治理协调员、三资管理‘报账员’、集体经济助推员、便民服务代办员”的“六大员”作用,使大学生到村能够在切实提升农村社会的治理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建立了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阳泉市在明确到村工作大学生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农村建功立业评价体系,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加大大学生所在村村民民主评议的考核权重,对激励大学生夯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意识和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营造了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要使到村工作大学生“干得好、留得住”,让年轻的大学生感到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把农村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广阔天地,阳泉市着力营造了一个促进大学生成长的理想环境,使他们真正确立了立足基层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奋斗情怀。
首先,确立了“4+1传帮带”成长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乡镇领导结对帮、站所骨干带业务、农村书记教实践、驻村干部传经验”,一个大学生有四个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导师“传帮带”。通过这一“模式”,使到村工作大学生很快熟悉了农村工作经验,掌握了基本的农村工作方法,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年轻的大学生如鱼得水、快速成长,很快适应了在农村的工作与生活。
其次,打造到村工作大学生培训提升的成长平台。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打造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农村工作业务的“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了大学生农村工作的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大学生成长环境。
最后,建立了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的激励环境。对表现突出的到村工作大学生,优先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到村工作大学生干事创业的激情,在600多名到村工作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为“乡村振兴”奋勇争先工作积极性。
形成了一个好的基层社会生态
大学生到村最根本的优势是为农村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知识、新观念、新动能、新技术等现代文明要素,激活了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潜力,提升了农村发展的活力。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看到,阳泉市县区范围内的所有乡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做好“六大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在每个村都办起了一个“特色工作室”,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社会现代文明的活力,传播了现代文明的观念。例如盂县苌池镇有18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办起了法律咨询室、纠纷调解室、党的政策宣传室、文化文艺室等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服务项目,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文明观念,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现代文明水平。(来源:《国家治理》2023年4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