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张琦: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路径
返回列表
查看: 188|回复: 0
收起左侧

张琦: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路径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7-6 09: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3-7-6 09:45 编辑

张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三农”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高等院校是高端智力和前沿科技的集中聚集地,尤其是高校作为重点培养“三农”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提供才智与科技支撑的重要使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业强国建设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现阶段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优化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必须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准确理解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科学把握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全方位加快构建和完善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而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地位。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乡村人才培养和建设工作,明确了乡村人才培养和建设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到首要位置,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基本人才理念和传承崇贤爱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成长环境影响论”,强调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进程中,良好环境和健全机制对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人才振兴从历史、现状与未来三个维度架构起内在严密的生成发展逻辑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发挥“三农”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所肩负的任务与使命更加艰巨。因此,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全方位加快构建和完善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人才振兴筑牢“三农”人才支撑。

按照党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应当遵循科学性、有效性、适用性、主体性四个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体现在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客观条件,立足于“大国小农”基本现实,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第二,有效性原则强调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必须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业强国建设任务目标,深刻理解和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明确“三农”人才培养根本方向,确保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效率。第三,适用性原则强调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要着力健全和优化“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层次全方位需求。第四,主体性原则意味着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应当以坚持亿万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前提,立足“存量”,不断优化乡村本土人才培育机制,充分挖掘乡村人才潜能,将农民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存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面临的发展机遇

立足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顺应“三农”发展新形势,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三农”人才队伍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性任务。高校作为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乡村人才培养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乡村人才发展政策举措,着力构建适应乡村人才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乡村人才振兴的工作重点聚焦于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农业农村科技这五类缺口型人才培养,为“三农”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基本方向。同时,《意见》还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等主体在“三农”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强调要加大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推动特岗计划与公费师范生培养相结合;推动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和特色工艺班建设,以定向培养方式精准对接基层单位和用工企业;支持高校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人才培养合作,鼓励“订单式”培养“三农”人才。在乡村人才振兴有关政策支持下,有关高校积极主动作为,承担起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重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着眼于服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脱贫县乡村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实施“强师工程”为牵引,推动落实“优师计划”“起航计划”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从招生、培养、输送到职后支持的系列措施,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夯实中坚力量。

二是高校新农科建设步伐加快,为推动高校创新多层次、高质量的“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供给空间和潜能。在党中央对“三农”事业的高度关注下,以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多层次涉农高校为主体的“三农”人才培养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涉农学科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和完整的专业学科体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涉农学科提质增效工作持续推进。2021年,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以培养高素质新型“三农”专业人才为目标,就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加快建设新兴涉农专业及优化涉农学科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从加强知农爱农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新农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各地高校近年来纷纷探索新农科建设和创新型“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设耕读教育等相关的新型涉农专业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并对涉农专业学生开展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同时,学院推广知识型、学历型农民培养,实施中高职衔接培训模式,采取“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在职学习方式,以政校合作、定向招生、定岗培养等形式实现培训对象综合素质提升。

三是高校与地方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为深化高校参与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搭建了稳固桥梁。国家和地方鼓励多元主体发挥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育和使用各类型乡村人才,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特别是发挥高校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育才作用。近年来,高校与各地政府、企业合作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的数量和质量日益提升,新型乡村人才培训教育平台搭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乡村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与人才孵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乡长学院依托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基地,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提供乡村人才培训服务支撑,乡村学院旨在服务于以乡镇长为代表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后备干部,通过整合该校北京和珠海两地校区相关学科的资源优势,传播乡村振兴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以乡镇长为主体的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创建现代“产学研、校企研”合作平台,为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贡献力量。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起在多地乡村相继打造集创新研发、服务乡村、培养人才等多功能的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以“探索农业科研新思路,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鼓励高校“三农”专业人才长期扎根“三农”一线,切身投入农业生产生活,围绕“三农”实际问题,特别是针对农业生产应用科技进行科学研究,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各种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活动,以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实践。

(二)当前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当前,乡村振兴存在人才“引不进、育不成、用不好、留不住”现象,无论是人才的总体规模,还是从业类别、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都面临结构性人才瓶颈。对于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高校而言,如何破解乡村人才瓶颈问题,助力高质量乡村人才振兴成为眼下需要应对的重大挑战。

“三农”专业人才供给面临结构性失衡。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三农”专业人才在供给总量、综合素质、人才结构等方面仍然面临困境。相较于金融、互联网等时下热门专业而言,当前,农科专业岗位薪资普遍偏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原因导致农科专业和岗位对人才吸引力不高,而大众对传统涉农专业的刻板印象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尽管这一态势在近几年有所转变但总体情况仍不尽人意,这也导致农科专业招生难、生源质量偏低,高层次、高素质“三农”人才普遍短缺。与此同时,高校涉农专业人才供给的区域不协调。一方面,乡村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低,尤其是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留不住年轻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凭借经济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在培养和吸纳“三农”人才方面优势显著,相比之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科技人才培养与建设依然面临较大困境,尤其是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在“三农”人才挖掘、培育、引聚、管理、激励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与服务乡村振兴现实需求脱节。新发展阶段,“三农”发展现实条件和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发生阶段性变化,而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相对滞后,因而无法高质量地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需求。许多高校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授课培养人才模式,该培养模式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三农”人才普遍理论知识富足但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推进的实际过程中常常面临阻碍。

乡村本土“三农”人才培育机制相对欠缺。从历史角度看,农民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并且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民数量,“大国小农”仍是我国“三农”发展的基本现实。毫无疑问,乡村人才的主体应该是数以亿计的农民。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农民长期以来未能接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当前,我国农民队伍的综合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民综合素质不高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乡村高质量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袤乡村具有规模巨大的乡土人才开发潜能,然而,受制于乡村本土人才培育机制的长期缺失,乡村本土人才发展潜力仍未被充分激发出来。不断优化乡村本土人才培育机制,发挥高校服务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作用,将广大农民转化为人力资源存量,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一是当前我国“三农”领域的科研成果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脱节,普适型、实用型涉农科研项目和成果较少。与此同时,“三农”科研人才培养导向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的衔接度不高,“三农”领域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例如,农业技术服务下乡等方面与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未能直接挂钩,造成“三农”科研人员服务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薄弱,“三农”领域同质性、重复性研究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缺乏合力攻关农业重大前沿创新科技的协作机制和科研力量。三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薄弱,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甚远,造成了大量农业科技成果闲置。科研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小农分散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造成农业科研成果和农民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受阻。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推进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必须主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聚焦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两个维度,同时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快构建和完善全方位服务“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应该从完善优化“三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与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高校与乡村本土人才培养长效联结机制,加快“三农”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变革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优化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机制与总体布局。扎实推进“三农”领域专业人才和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为乡村全面振兴构筑起稳固的人才支撑是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必须从“三农”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上做文章。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三农”人才培养制度,围绕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两个维度,针对《意见》中提到的五类缺口型“三农”人才培养进行系统部署、分类施策,形成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多层次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政策统筹力度,明确本科、专职院校等不同层次高校的“三农”人才培养目标与宗旨,重点突出本科院校依托“三农”理论研究与教学优势,发挥专职院校“三农”实践与应用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三农”人才培育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调整面向“三农”的高等教育区域性战略布局,着力缩小区域间高校教育水平差距,探索推进中西部高校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高校教育创新综合平台,促进优质“三农”教学、科研、人才资源共享,辐射引领各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例如,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短板,强化“强师工程”等重点工程和政策倾斜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谋划重点师范类院校对口支援方案,推进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协调发展,以助力乡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

树立系统思维,全面推进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系统思维重塑新农科高质量建设体系,需要在“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谋变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短板弱项和迫切需求,对加快乡村人才振兴五类缺口型人才培养进行针对性重点部署。以提升“三农”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三农”人才的实用性,丰富和创新农科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与创新性。加强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高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现实需求。此外,高校对于“三农”人才的培养不单单要从专业知识抓起,更要注重“三农”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及“三农”情怀培养,以激发“三农”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要创新发展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丰富耕读教育课程,着力提高耕读教育培养体系质量,探索“耕”“读”结合新模式,多渠道拓展“三农”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感知“三农”,在耕读教育中培养“三农”专业素养和“三农”情怀。

牢记使命担当,强化高校与乡村本土人才培养长效联结机制。高校应当积极作为,主动深化高校与地方“三农”人才交流与联络机制,为乡村振兴定向培养和输送“三农”人才。一方面,要立足“存量”,深度挖掘乡村本土人才潜能,优化乡村本土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发展带头人。各地高校应当站在全局和战略性高度,加快统筹高校优势资源,构建符合国情、农情的多元化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高校“三农”教学与科研资源优势,在定点乡村建立“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三农”领域专家、科研人员等专业人才下乡定期开展乡村本土人才“三农”通识理论与田间实践技能相关教学,助力乡村人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同时,深化高校与地方合作,支持订单式“三农”定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着眼高校“三农”储备人才培养,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在高校建立“三农”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交流与支持平台,为高校专业人才扎根乡村、助力“三农”事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是针对乡村治理与乡村公共服务短板,要依托各类高校平台,持续推进“强师计划”等各类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乡村治理与建设人才、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人才定向培养比例,采取公费教育等方式吸引高校相关专业人才下乡支农,提高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人才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

优化科研导向,加快“三农”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变革。一是从全局和战略性高度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农”科研导向,要立足于“三农”发展现实问题和需求开展涉农课题研究,提高实用性、普适性的涉农课题研究投入力度,优化“三农”领域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三农”科研人才由“短平快”科研思维向“利长远”思维转变。二是强化“三农”领域科研交流协作机制,建设“三农”科研重大项目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农业尖端科技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团队合力攻关乡村振兴中的重大科研难题,积极推动高校、科研单位与“政”“事”“企”等主体凝心聚力,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让高校“三农”科研人才深度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和乡村建设活动,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驱动力。三是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农业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力度,搭建各类农业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提高实用型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率。发挥高校长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优势,系统总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先进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关心、支持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指导各地“三农”类技术协会、产业协会等组织发挥宣传推广作用,拓宽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渠道。(来源:乡村发现转自:《国家治理》2023年5月下)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0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