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范旭:新时代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效与新要求
返回列表
查看: 318|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范旭:新时代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效与新要求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7-7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范旭(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科技强国是创新型国家的高级形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推动我国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形成新的内生发展动力,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新途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发展对新发展阶段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创新应更重视需求导向,更重视从供给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目标,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完成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01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从2005年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提及建设创新型国家。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005年6月27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并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核心内涵和战略任务。2006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重申“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以及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八大具体目标和2020年创新型国家建设要达到的创新指标。至此,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总体部署、重点领域等被完整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此外,纲要还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把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建设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密切结合起来,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由此可见,科技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和强大支撑。
02
创新型国家建设助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深化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我们党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肯定了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的多种矛盾中起着支配性作用的矛盾,是影响和制约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一定历史阶段中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从本质上讲,社会主要矛盾是供需之间的矛盾关系。人民群众是需求方,而供给方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主体(政府、产业、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体)。在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根本的供需矛盾中,供给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如今,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当务之急。因此,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等。不充分发展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水平较低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发展不平衡所反映的结构问题,还是发展不充分所反映的总量、水平和质量问题,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途径。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其本质是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创新发展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应该成为创新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目标。因此,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供需矛盾,具体而言,创新型国家建设可以着眼于供给方和需求方,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形成新的供需关系,使得社会供给更多地满足社会需求。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供给方的供给状况。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主要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水平,增加物质和文化产品供给,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生产力已经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应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高质量的现实需求。其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通过科技创新产生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新供给,激发和挖掘社会的潜在需求,引导和创造新的现实需求,从而满足需求方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从历史上看,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创新都会引发新的市场需求、改变原有的供需结构,并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采矿、纺织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以新的产品生产引发了人们对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的需求,科技创新产品的不断产生,极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程度。电磁理论的创立和电力的发明使得电器和电力机械相继问世,电灯、电话、电车、洗衣机、电视机等成为人们的新需求,社会生产和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计算机的发明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引发社会需求的巨变,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涵和使命:“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提出,旨在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缩小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十余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完善生产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方面,推动东中西部科技合作和结对创新,有效带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通过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攻关并取得重要成果。在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方面,为解决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我国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相关部门连续制定了国家基础研究发展专项规划,并密集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2018)、《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2020)、《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2020)等支持基础研究的专项政策,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此外,我国重点研发计划中涉及社会民生领域的项目数和经费投入分别达到总额的42%和40%。而民生科技的进步,让人民群众得以更多地享有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成果:高铁关键技术的攻克、我国自主高铁技术的形成,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高铁出行的便捷;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导航的便利。新冠疫情的防控中,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和产品、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科研攻关成果为防疫抗疫、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03
新发展阶段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完成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端,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产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完成“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一目标,我国仍然面临非常艰巨的挑战。在新发展阶段,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进而带动全局工作,依然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持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国际来看,单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给我国在新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新的挑战,也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提高我国发展的平衡性方面,其一,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有效途径。新发展阶段更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其二,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和建设,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引导发达地区的创新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动能加速集聚成长。同时,在欠发达地区的现有条件难以大量吸引创新资源落地的现实状况下,应创新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创新资源的东西部共享。值得尝试的合作方式是发达地区利用自身的创新资源优势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前端研发和试验发展可异地使用发达地区的资本、人才、政策、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后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则落地于具有成本要素优势的欠发达地区,从而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基于全创新链和全要素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减少欠发达地区因先天条件不足所导致的回波效应的消极影响。通过区域内外创新要素的引领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
其三,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乡村转移转化,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应用;二是要紧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推动引进、培育和科普多策并举,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提供应有的人才基础和环境。
在提高我国发展的充分性方面,首先,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强调依靠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一是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二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美国的相关实践表明,政府应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例如,在因特网、生物技术、页岩气等众多新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政府一直是创新引领增长的关键推手,政府通过在创新早期的不确定性阶段进行投资,承担最大的风险,帮助创新企业渡过难关。中国在高铁技术、光纤技术等领域成功实现技术赶超的经验也表明,新技术得以成长的关键是要有在应用中试错和迭代升级的机会,政府建立的制度性市场为国产产品提供试错和迭代的应用场景是实现赶超的重要因素。我国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及具备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这两大优势,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强调通过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尽快提升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应更加注重建立和完善基础研究的多元治理体系,形成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社会多层次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多主体参与,高水平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有力支撑,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有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的基础研究格局。
再次,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支撑作用。要求科技创新更加重视需求导向,倡导“包容性创新”,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进一步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以新的创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需要内涵的扩展和需要层次的提升,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最后,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既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要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给组织结构、工作方式、收入分配、心理健康等带来的社会影响,并更加强调以科技创新提升政府的敏捷治理能力。
新发展阶段通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我国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还需要贯彻系统思维。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遵循,也是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进行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在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因素,如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科技能力、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就科技能力而言,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流程创新链来支撑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其一,要通过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对现存的水、气、土、固体废弃物等污染进行更有效的末端治理;其二,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兴产业体系,以更加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其三,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轮驱动,破除科技与生态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科技治理体系。
在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时,需要通过多措并举,形成科技创新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创新生态。首先,应着眼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内在动力,培育科技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创新极,以创新极聚集创新资源,引领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其次,针对区域内的产业发展需要,打造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链,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再次,要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与教育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欠发达地区人才环境、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从而夯实发展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后劲。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创共享的共同富裕,即通过共同奋斗,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全面的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在以科技创新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贯彻落实系统观念要求科技创新不仅在“共创发展”中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要在“共享发展”中更加关注创新受众的多层次需求,尤其要聚焦民生关切,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环境、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让科技创新赋能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此外,还要更加重视为打通欠发达地区、乡村、低收入群体在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使得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成果。为此,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创新主体既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尽其责,又要加强相互协同和互补,形成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技创新网络,发挥整体效能。
统筹教育与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科教融合,是通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我国发展平衡性和充分性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统一部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整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对新发展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以创新型国家建设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三者协同发力、相互促进,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新增长理论强调: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在影响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多种因素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而教育、科技、人才是相互依赖、交互作用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的转移推广有赖于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科技人才,而教育则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专业科技人才的关键途径,同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背后是科技、教育、人才的差距。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发展,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部署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以教育培育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教育、人才和创新的质量,实现区域、乡村发展的迭代升级。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3年3月下(微信有删节))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