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方江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在一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根本制度,是推动历史沿着某条道路前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关键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已经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坚强的制度支撑和治理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制度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回答新时代我国制度建设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在我们党已经明确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础上作出一系列新概括,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不断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具有强大的创新创造力,让中国能够始终踏准时代节拍、跟上时代变化,让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国家竞争本质是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竞争,社会进步本质是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改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认真解答的重大课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是为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大优势的内在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不仅要成功实现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要努力形成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用中国实践打破西方国家的“制度霸权”“话语霸权”。
知优势方能扬优势,扬优势才能固根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其内在的逻辑要求。
一是以政治性、价值性、民族性为鲜明底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最本质的政治属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最深厚的价值属性,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这个最鲜明的民族属性。
二是以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为基本准则,实现制度法治化,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制度科学化,不断提高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制度民主化,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是以包容力、创新力、执行力为重要要求,切实增强制度包容力、制度创新力、制度执行力。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现代化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断变革、异常精细的社会。评价制度体系是否具有现代化水平,关键要看是否具有适应复杂社会的包容力、适应变革社会的创新力、适应精细社会的执行力。
坚持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坚持“制度刚性”,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等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