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张金林:金融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着力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34|回复: 0
收起左侧

张金林:金融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着力点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67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19 1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金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引用格式:张金林,王修华,何婧.新时代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笔谈[J].农村金融研究,2023(07):3-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增收是国家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必须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推动共同富裕。


一、金融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一)理论逻辑

大量研究表明,财富不平等与企业家的才能、风险规避、税收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金融是影响财富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深度的提升可能引致金融排斥问题,致使金融市场参与度和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在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可能导致马太效应;由于资本性回报率远高于劳动性回报率,居民财富水平越高,其金融资产份额与投资收益率越高,而贫困群体财产性资产的匮乏使其难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从而加剧财富集中趋势与财富不平等状况;同时,弱势群体往往面临传统信贷约束,教育与创业等提升性资金的限制阻碍了个人技能的获取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进而可能引致代际贫困,致使财富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的提升和融资渠道的拓宽,能够有效缓解财富不平等;金融合约的规范化、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改进提升了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可得性,提升了不同群体间的机会公平性,缓解了因金融排斥与代际贫困导致的财富不平等状况。

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时会增加居民收入,但过度金融化可能导致不平等的加剧。中国金融发展呈现“金融压抑”与“金融赶超”进程中金融化并存格局。一方面,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压抑”现象,主要表现为信贷配给以及金融机构的设立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存在客户属性选择的偏误,引致非公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中国“金融赶超”表现为宏观杠杆率攀升、金融业增加值偏高、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赶超进程中金融化形成的“脱实向虚”及其分配效应,导致财富与收入差距拉大;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但监管滞后,导致金融科技异化、普惠金融的“普而不惠”等。金融压抑与过度金融化并存是当前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

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不仅能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解放生产力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也结合中国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在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进社会公平和谐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它赋予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使命担当。以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深刻总结各国金融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认识,如德国的全能银行和“耐心资本”,美国的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以及北欧的社会保险和包容性创新等;又要找准并坚持中国特色,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党协调中央、地方,统领金融、财政的天然制度优势,促进金融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维护金融安全等。

可见,新时代金融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和“护住蛋糕”成为未来阶段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落脚点,持续推进金融功能和结构优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为金融业态带来的革新机遇,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中国金融推进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注重的关键节点,也是构建有效机制遵循的根本。

(二)机制路径

金融功能和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金融改革必须不断优化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中,金融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正在逐步纠正。例如,我国成立的科创板、创业板,可以很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如绿色金融在引导金融资源参与培育新兴绿色业态的同时,可以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比较典型的有:丽水市以森林资源为突破口,成功启动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湖州市安吉县创新推动竹林碳汇共富项目,打通了碳汇交易区域市场。同时,我国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金融体系,其实是政策性金融,主要是在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其在推进区域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有更大的作为。

金融数字化:“分好蛋糕”。一方面,金融数字化可以提高服务效率、拓宽服务范围,推动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供给,助力区域协同发展。例如,延安推出了一系列产业信贷产品,全力满足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数字化缓解信息不对称,激发了农户创业创新动力,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例如,诺普信集团的农泰金融利用农业生产信息,刻画客户的风险水平和偿债能力。

金融安全:“护住蛋糕”。一是发挥金融政策优势保障农户经营性收入。例如,人民银行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队伍,推出了“金融知识进农村”“金融夜校”等系列品牌活动,通过增强老百姓的金融知识,缓解信息上的不对称,进而消除贫困;同时,避免农村居民因缺乏金融常识而误入非法融资圈套造成财产损失。二是重视金融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推进金融科技向善。规范平台经济发展,防止产生二次分化。资本无序扩张会导致新的不平衡。要通过修订《反垄断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三是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守住不被割韭菜这一底线。面对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居民财富缩水的局面,需要警惕金融返贫影响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二、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一)强化金融顶层设计,构建完善金融统筹协调体系

一是适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约束,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推进保险、担保等组合性金融创新工具,形成服务共同富裕的创新服务点。

(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绿色金融与现有产业政策建立联系,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二是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新金融业态相结合,形成“绿色+新金融”的金融体系。三是通过发展绿色贷款、债券等绿色金融,扶持农村生态治理、生态农业等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金融服务,减轻传统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错配

一是增强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力度,形成“实体+数字”两种金融服务方式。二是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等抵押业务,拓展农村资产抵押范围。三是拓宽农业保险范围,形成应保尽保的氛围,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

(四)推进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强化农民财富管理服务

一是推进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实现农村资产的顺利“变现”。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以及金融数字化普及教育,提升农民的金融知识素养,缓解农民的金融投资以及数字鸿沟问题。三是建立农村居民的财富管理体系,提升农民的财富管理能力。

原文载于《农村金融研究》2023年第7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