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荀玉根:经济稳,股市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返回列表
查看: 315|回复: 0
收起左侧

荀玉根:经济稳,股市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2-15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郑子勋、吴信坤、梁中华(荀玉根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我们对会议主要内容的理解如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所以政策端在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会积极推进稳增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但政策力度和规模会“适度”。财政政策会适度加力,用好空间。货币政策会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我国政策利率仍有调整空间。要扩大内需,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产业政策强调科创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权益市场方面,随着经济延续复苏趋势,24年A股盈利上行有望推动估值中枢抬升,未来白马成长更优,重点关注硬科技及医药。


1.  政策定调:高质量,稳增长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认为,今年“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对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会议也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所以在政策定调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方向仍是高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稳增长。政策会更加注重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努力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能,托底传统经济的发展,防范风险。在保障短期经济稳增长的同时,也要强调“跨周期”调节,注重政策工具的长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我们认为“以进促稳”意味着通过新经济领域的发力,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先立后破”意味着对传统经济领域要有“托底”,尤其是债务问题,守住底线。


2. 扩内需:“潜能”消费,“效益”投资

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一点和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一致。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推动消费方面,要“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主要方向包括三方面。一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要“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三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


在投资方面,会议指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我们预计2024年新型消费类别、设备投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或成为内需重要支撑点。


3.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用好空间

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这一基调保持不变。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相比去年会议表述“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有所不同。我们认为这意味着财政政策方向上仍是“积极”,但发力的力度和规模是“适度”的,不搞大规模刺激的政策。我们预计2024年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或“略微”抬升。不过,考虑到地方增量隐性债务的压降,要观察广义财政整体规模的变化。


在财政支出方向上,会议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此外,“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


4.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在货币政策上,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或进一步稳健宽松,政策利率仍有一定调整空间,包括银行间的资金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


本次会议强调“适度”,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式的总量强刺激,政策利率调整的幅度或是适度的。“精准”表述或意味着更加注重结构化政策工具对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精准”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


总结来看,本次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均强调“适度”。我们认为,宏观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增长需要政策发力,但是不会依靠强刺激的方式,积极政策会保持一定的定力。


5. 房地产:重在托底,关注“三大工程”


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重在托底,而不是强刺激。要关注“三大工程”对房地产供、需的边际影响。它是落实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抓手,能够一定程度缓冲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


6. 产业方向:科创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认为,产业政策依然坚持“实体”为重,要关注新质生产力。在经济“新”“旧”转换的阶段,增强发展新动能是关键,因此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认为,未来政策对科技领域依然是长期的支持方向。此外,会议指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此外,在数字经济方面,会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能源方面,会议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农业方面,会议指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7. 防风险:关注重点领域


在防风险方面,会议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重点领域风险主要在于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会议指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或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仍然需要关注房地产相关领域、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问题。


8. 股市:积极政策助力市场上行


政策支撑基本面回升,助力股市上行。会议整体定调积极,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确。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破晓——2024年A股展望-20231208》中指出,从交易、资产比价、估值指标来看,当前A股调整幅度已显著,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都降至低位。展望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库存周期见底回升,24年全年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预计24年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10%。此外,海外宏观环境也将边际改善,24年美债利率或步入下行周期,A股估值中枢有望抬升,外资将逐步回流。多种积极因素催化下,明年A股有望迎来破晓时分,资本市场或涌现崭新机遇。


重视硬科技战略发展定位,消费有结构性机会。发展科创方面,会议指出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要求“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可见国家战略层面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十分重视。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加大支持科创、技术突破加快赋能,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落地应用中,硬科技有望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域,盈利增速或迎来明显改善,重点关注半导体周期见底回升的电子,财政政策发力下的数字基建,以及政策+技术驱动的AI应用。扩大内需方面,会议要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强调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我们认为,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居民消费的疤痕效应或将逐渐褪去,居民消费倾向与消费信心将持续改善,中长期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有望为我国消费扩大提供支撑,消费基本面或逐步修复,尤其可以关注医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科技类消费,以及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领域相结合的新型文化消费。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风险提示:国内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下降。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