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胡曦幻: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江永女书文化遗产发展路径
返回列表
查看: 327|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胡曦幻: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江永女书文化遗产发展路径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4-10 09: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4-4-10 09:47 编辑

胡曦幻(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与社会学博士)

女书是历史上流传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道县地区的一种妇女文字符号系统。据《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记载在江永华山庙一带“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歌唱,以追悼之。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文字者,余未之见。”此处所提及的“蝇头文字”就是女书。女书记载的语言是江永地区的方言。

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性别文字


女书是一种单音节的语音文字,一个音节可以表示一组同音异义的词。妇女们将女书用竹签或毛笔写在纸、布或扇子上,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书写。当地人过去将这种文字成为“女字”。清华大学女书研究专家赵丽明教授认为女书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方言文字,也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性别文字。女书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记录体系,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产生、形成和完善必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现存的女书文学作品证明,女书长期以来是江永当地妇女之间的情感纽带。

女书村位于江永县上江圩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位于湘南边陲,东与江华县、南与广西富川、北与道县接壤。县内有2个国有农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29.15平方公里。2019年末总人口29.31万,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15.8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3.2%,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7%。江永山川秀丽,生态良好,拥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3A级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63.8%,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女书村又名浦尾村,女书的发源地之一,位于距江永县上江圩镇政府1公里左右一个四面环水呈葫芦形状的河洲上,人们称之为"女书岛",岛上居民均为胡姓。浦尾在河洲之尾,故名。民风淳朴,以汉族居民为主,保留有女书传人高银仙的故居。女书园是女书岛上的核心,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设有女书学堂、女红厅、女书书画厅等展示厅。此外,村内还有女书河,是江永县城至女书岛的潇水河段,全长约20公里,河面开阔,沿岸田园风光优美。环女书岛的河段水面如镜,两岸枣木林立,构成了一道优美的水域风光。

笔者自2017年开始多次调研赴江永县女书村田野调查,主要采用民族志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紧扣女书、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文化旅游等主题,与非遗传承人、当地村委、村民、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共计23人进行深入访谈。调研发现,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江永农村地区空村现象愈发明显。浦尾女书村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留守老人养老、医疗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低。青壮年人口不愿意留在女书村,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农村无法为村民,尤其是青壮年人口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和体面收入,农村人口面临生存压力从而不得不离开村庄前往城市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日益增长,如农村种田所需的生产资料不断涨价,而农民农业收入在现代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只能维持家庭温饱。这也造成农村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而去城里打工。其次,农村无法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江永上江圩镇中心小学入学人数逐年下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青年人选择在城市买房居住,从而使他们的孩子得以在城市接受教育。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再是孤立的,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文化保护和建设不仅仅体现其社会文化意义,而越来越强调乡村文化遗产与乡村经济建设、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密切结合,为乡村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结构和动力。乡村以非遗为基础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女书文化遗产的资源分析


江永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1项。这为江永地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地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传承开发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融入生产,实现地方社区、居民和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女书是人类唯一的女性文字,被列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园位于上江圩镇浦尾村,人口以汉族、瑶族居民为主,民俗节庆丰富多彩,如斗牛节、赶鸟节、贺三朝、坐歌堂等。女书博物馆修建于2002年,仿清代建筑风格,园内设有女书介绍厅、女书起源厅、女书学堂、女书民俗表演厅、女书女红厅、女书艺术厅、女书销售厅,对女书文化进行了较好的展示。女书园是女书文化的主要展示场所。

江永千家峒被誉为瑶族发祥地。“千家峒”即指居住着上千户瑶家的山间小平原,它是传说中瑶族的起源地。千家峒由上峒、中峒、下峒三大景区组成,东西跨度14公里,南北横贯23公里,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千家峒内有建有盘王广场,已建设盘王巨型塑像花岗岩雕塑群,有古战场、马山、狗头岩、鸟山、大泊水瀑布群、龙潭瀑布群、天女散花瀑布、双溪口温泉等旅游景点。

勾蓝瑶寨,位于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是江永“四大民瑶”之一的聚居地,勾蓝瑶寨是典型的城堡式古瑶寨,外围是明代古长城,有三层防御工事,将瑶寨围得固若金汤。兰溪勾蓝瑶寨古建筑群不仅体现了当地较为高超的民间工艺,也集中反映了当地的习俗,加之千余年的瑶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勾蓝瑶寨保留明、清代的民居300多栋,有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等小景观;也有培元桥、盘王庙、石鼓登亭、古民居等古迹,建有瑶族表演厅;有盘王庙、相公庙、水龙祠、关公庙等大型建筑;勾蓝瑶寨还有独特的“洗泥节”民俗。2011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勾蓝瑶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甘棠村距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是一个千年汉族古村。自唐太和年间(公元827年)周氏族人在此定居立宅,迄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千百年来,村名、村址一直不变,是周氏族人聚族而居的村庄。该村是湖南省目前发现的创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延续时间最长的村落。它依山傍水,现有453户居民,1800余人,他们居住的200多栋房屋,保持了古湘南建筑特色,其中大部分为明清代建筑。村内保存有忠厚祠、文昌阁、步瀛桥、月陂亭、寿萱亭等甘棠八景古迹;建有上甘棠博物馆为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2019年12月25日,上甘棠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江永县境内的自然遗产主要包括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山、天仙草原。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永县高泽源林场境内,距县城20千米,距旅游胜地桂林150千米。公园内有天然林3361.64公顷,原始森林835.67公顷,还有天门岭、古宅湖、小古源瀑布、判官山、仙人浴等自然景观。2012年以来,江永县投入14亿对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新建了盘王广场、瑶族文化展厅、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刘家庄新农村等旅游景点和游客中心,景区新增了20多家农家乐,以提升游客承载率和体验。

燕子山天仙草原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境内的都庞岭山脉,海拔1562米,原始草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高山森林覆盖的多样地形,还有大小不同,高矮不等的瀑布36处。草原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圈,具有规模大、景色美、保存好的特点,在中国南方地区十分罕见,成为首批国家草原森林公园。湖南省燕子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建立,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草原文化,开展生态旅游,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抓手。

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地方行动与实践


江永县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和自然遗产发展了以旅游开发为主的多渠道、跨行业利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与实践。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在“乡村旅游+生态扶贫”的机制指导下,江永县按照“中国著名的生活型文化生态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以自然风光、山水资源、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古村落、古民居、旧遗址为载体,在勾蓝瑶寨、浦美村、上甘棠村、刘家庄等10余个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全域旅游,致力于活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推动少数民族瑶寨的乡村振兴。一些由政府主导,企业、社区和农户参与的项目落地实践,比如江永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八角花开》《瑶山油茶品鉴会》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复兴乡村传统的洗泥节、赶鸟节,创意开展女书文化节、盘王节、农民丰收节、香柚节、紫荆花节等一系列维系乡土民情的重要节日。利用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和企业还合力打造了文化探源、明星体验、研学实践、摄影绘画、乡村休闲、民俗风情、山水生态、营地露宿、康体养生、瑶医药膳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探索以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为核心的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实践乡村振兴文旅创新。同时,江永县在“宜农则农”的原则下,提出全域特色农业产业的集聚性发展模式,强调在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性。基于地方农业评估,江永县已经在粗石江、桃川镇建成以“江永香柚”“江永香芋”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带,在上江圩镇建成以“江永香姜”为主的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和多样化的乡村现代农业产业。目前,江永县在贫困村建成特色基地23个,养殖基地120余个,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在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在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发展品牌农业和产品认证,实践全区域原产地特色品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溯源监管云系统,提升农产品质量,着力实现农业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品质、统一包装”目标,引导形成全域产业竞争优势。通过进行“公司+农户”的旅游扶贫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乡村农业和旅游业的联接以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风文明。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乡村振兴的文化振兴层面要求挖掘、整合、开发乡村优秀的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手工艺文化,利用和保护好乡村的文物古迹如祠堂、古建筑,支持农村地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江永县立足女书文化、知青文化、忠孝廉洁文化、瑶族文化等资源,已经开发了一大批文化产品、文艺节目、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支50人的文艺文化队伍,每月开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江永县还致力于加强女书文化、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制定出台传承人奖励、扶持机制,抓好女书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此外,针对乡村儿童和青少年教育问题,地方政府利用互联网科技,为乡村中小学提供免费的在线课堂教学资源、健康咨询、学生辅导等服务,受益学生人数5700余人次。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地方基于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培育乡村人文精神,增强乡村社区村民的文化认同的行动与实践方式。

生态宜居目标下的乡村建设。开展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变乡村家园为公园,才能充分释放乡村地区“绿色减贫”发展红利,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愿景。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江永县开战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在“百村百园”理念指导下,重点聚焦乡村庭园、道路、村旁的绿化建设,改善乡村风光环境。在乡村生活环境方面,重点解决乡村路灯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在乡村景区开展“厕所革命”,建设生态、环保、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景区厕所,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和自然旅游产业的质量,提升服务和游客承载水平

农村电商及互联网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江永县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参股”的方式,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休闲+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整合人社、农口、扶贫、电商、教育等各方面资源,对农民进行线上线下培训,鼓励村民开设电商网店,实现“把电商融入农村”,全链条电商对接市场的“农村电商+消费扶贫”的目标,该系列行动与做法加快了农特产品、文化旅游工艺品的线上销售。据统计,江永县已经拥有网店2600余个。2020年以来,全县电商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类产品突破5亿元。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做法是,在地方政府的召集和鼓励下120余名江永本土自媒体达人尝试以文案软文、地方美食纪录片和短视频、自媒体视频代言等多种方式,在热门互联网平台如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江永地方农产品和文旅产品营销,帮助江永地区提升地域知名度、打开农村产品销路,促进消费扶贫,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一些江永地区的非遗传承人也积极开设、运营自媒体频道,如抖音号“女书传人胡欣”,市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欣通过该账号发布非遗女书发展的最新动态,向公众传播江永女书文化内涵,并与民间文化遗产爱好者形成互动交流,促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地方遗产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传播和发展。此外,互联网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电商领域,也在逐步覆盖地方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互联网基础下的乡村社会扶贫、乡村基层服务建设、乡村教育和技能培训、乡村文化与文艺事业等众多开发维度,互联网对乡村地区的治理有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1年第4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2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