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小麦“癌症”或被攻克 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取得新突破
返回列表
查看: 30|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小麦“癌症”或被攻克 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取得新突破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8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8008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5-16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5月11日至1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和南京市召开的全国小麦抗赤病育种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透露,我国通过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系统开展育种研究与挖掘育种材料,以及建立全国性协同创新联合体,已攻克了限制赤霉病抗性改良的关键难点,创造出一批高抗赤霉病、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新种质,有效确保了小麦主产区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能力,确保我国小麦生产连续丰产丰收。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癌症”、烂穗病,是一种暴发性世界流行病害。2000年以来,我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介绍,针对小麦赤霉病的高发,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的指导和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专门成立了国家小麦育种攻关联合体,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系统性研究,在赤霉病育种改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已育成“扬麦33”等抗病新品种。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教授介绍,Fhb1是小麦中目前已知的最重要抗赤霉病QTL,具有抗扩展并降低籽粒中毒素积累效应。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Fhb1导入到来自我国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麦品种中,抗扩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倪中福介绍,在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方面,黄淮麦区选育的“郑9023”“西农511”“中科166”等品种抗性达中抗水平;长江中下游麦区新育成的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成功地聚合了多种抗赤霉病位点,在国家小麦良种重大联合攻关试验中鉴定为高抗赤霉病,比对照增产5%以上,实现了赤霉病抗性和丰产性协同提升。
  本次会议中,来自农业农村部等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中农发种业、中国种子集团等龙头企业共300余人出席。
  会议通过田间观摩和学术研讨,交流共享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展和经验,并就进一步解决抗赤霉病育种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种质收集、保存、创新力度,建立协同攻关平台,突破一批种业‘卡脖子’瓶颈,挖掘更多新的材料,让科技赋能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出一批抗逆高产新品种,为实现小麦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提供品种和技术保障。”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20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