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龙鱼不想只赚“辛苦钱”?难难难。 虽然一度被称为“油茅”,但金龙鱼用股价力证了这一称号的不实。截至9月4日收盘,金龙鱼股价报收25.39元/股,总市值为1376.5亿。和2021年的最高点145元/股相比,金龙鱼如今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超过八成。 相比于贵州茅台、农夫山泉和海天味业的毛利率,金龙鱼一直苦苦挣扎着在赚辛苦钱。金龙鱼最新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094.78亿元,同比下降7.78%,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13.57%。 不过,其中扣非净利润仅1.6亿元,与营业收入超千亿形成鲜明对比,仅有1%的净利润率。 不仅利润承压,金龙鱼的营收也持续下跌。 作为一家主营民生产品的企业,金龙鱼产品价格较难提升,原料等生产成本也很大程度上不由商家控制,上下游两头皆被动。而算上这个季度,金龙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营收下跌。 营收利润双重压力之下,金龙鱼也在谋求转型,然而并非易事。 一难:薄利难销 春江水冷或也鸭先知,金龙鱼的经销商数量在今年上半年首次减少。 截至今年上半年,金龙鱼经销商数量8257家,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65家。2020年上市至2023年以来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5097家、6121家、7768家和8722家。 对此,金龙鱼回应称,这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会持续对经销商进行相应评估,对部分合作意愿不强、业绩长期较差的经销商进行优化,其中也有梳理合并同一个经销商存在多个户头的情况,经销商数量的变动对公司业务没有造成影响。 但在今年6月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金龙鱼管理层也曾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经销商和终端门店的囤货意愿不强,持观望心态,市场整体消费偏弱。 具体而言,2024上半年,金龙鱼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收入分别为696.74亿元和389.6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86%和1.01%。而同一时期,金龙鱼产品成本整体同比下降8.5%。 金龙鱼称,报告期内公司厨房食品销量同比上涨,原材料成本下降使得零售产品毛利率及利润同比增长,但价格下行挤压了餐饮及食品工业渠道产品的利润空间,其中面粉业务由于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激烈及副产品价格低迷导致亏损。 但由于产品的价格随着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回落,且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2024上半年营收同比反而下滑。而多家机构对豆类期货未来走势持偏空态度。宝城期货分析,在油厂压榨亏损和豆粕库存胀库压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国内大豆价格仍将持续承压。 不难看出,金龙鱼营收、利润“靠天吃饭”的一面。实际上,随着市场上各类粮油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留给各家品牌毛利空间都有限。但在同类企业的横向对比中,金龙鱼的毛利率也偏低。比如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毛利率超过30%,中粮集团旗下主营粮油加工的中粮科工毛利率超过20%。 二难:新故事难讲? 在传统业务承受一定压力的当下,金龙鱼的选择是通过多元业务缓解压力。 食用油产品高端化、品牌化是金龙鱼的一大发力点。在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金龙鱼曾对外透露称,目前高端产品比例正逐年提升,且小包装高端油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 20%以上。 近年来,金龙鱼官宣了专业茶油品牌“金龙鱼金山茶”,剑指高端油种赛道。而此前,金龙鱼已陆续推出胡姬花古法花生油、欧丽薇兰橄榄油、发酵面、外婆乡菜籽油、稻谷鲜生等多个高端系列产品。但在零售业人士看来,“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变的,但对价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价比、质价比成为新风向标。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变,与此同时是价格降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金龙鱼发布公告,拟将公司名称从“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更名为“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掉的“粮油”二字,或许在表明更广阔的野心。 比如,金龙鱼在2024年半年报中明确提出,中央厨房项目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建立了综合性的食品生产园区,并在央厨生产园区内加工中央厨房产品,也会引进其他中央厨房加工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 在此前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金龙鱼方面曾多次回应有关问题,表示,“我们做央厨不是只做预制菜。”“我们仍然对央厨充满信心,各个项目均有进步。不过进度稍慢,暂未达到我们盈利的预期,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相对疲软,有意向合作的客户会选择放慢进度。” 此外,在半年报中显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上半年累计投资收益为10.7亿元。截至6月30日,公司商品、外汇和利率衍生品期末金额为815.62亿元。上半年,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合计实现盈利54亿元。 对于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多靠金融衍生品盈利支撑,该现象是否会持续下去?金龙鱼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投资者道:“套期保值的目标其实是为了尽可能地去平衡一些价格波动对我们的利润产生的影响,它跟我们的主营业务相贴近,综合还是要看现货和期货整体的情况。”(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