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张国云:“新基建”——让投资穿新鞋走远方
返回列表
查看: 541|回复: 0
收起左侧

张国云:“新基建”——让投资穿新鞋走远方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15 1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国云(浙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研究员)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多个省份陆续发布的2020年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中,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此时此刻,为何要突出加快推进“新基建”?
  这时我们需要尽快集中关注将要发生什么,而不是什么时候发生。或许,这件事一开始谁都没有留意,许多人还以为这是网络造就的一个新名词。
  现在当你静下心来时,这才发现“新基建”还真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需有真金白银的投资下去,才会结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硕果。
  人们不免欲问:什么是“新基建”?
  应该说,“新基建”是相对于老基建而言的。人们知道,基建这个概念源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法国,《剑桥词典》给了这样的定位,即一个国家或组织赖以高效运作的基础系统和服务。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以水、电、路、气、城、文教、医疗等为最典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时候,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
  从我国过去若干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建投资一方面显著改善了多年的制约短板,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有着很强的拉动作用。
  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特别是当前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
  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不可能再用过去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经济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
  事实上,中央对于“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
  记得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特别强调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这个重点工程是什么?我的理解,这就是“新基建”的一个雏形。
  正如前不久,“学习强国”推送了我写的《靠什么样的投融资行稳致远》一文,此文开宗明义就提出一个观点,即一个国家经济能否长期增长取决于三大因素:物质资本的积累,就是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教育;还有就是科学技术进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基建”应运而生。2018年12月1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
  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直到2020年举国上下密集发声……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给“新基建”一个最权威的解释称,经初步研究认为,“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说到这里,人们又会要问:这个“新基建”究竟新在何处?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正确的前进方向从来都不是清晰可见的,否则这条路早就挤得人山人海动弹不得了。“新基建”相比之前的传统基建,我们会发现: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基建更是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更突出,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科技端的基建,其背后更数字化、更智能化,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其涉及的领域基本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你看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是更加令人期待?
  不过,有人算了一笔账。目前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17.6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基建约7.1万亿元,占比接近41%。
  而“新基建”项目在这17多万亿PPP项目库中,不足1000亿元,占比只有0.5%。类“新基建”项目,如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在PPP项目库中大约2.6万亿,占比14.7%左右。两者加总占整个PPP库的15%左右。
  因此得出了“当前‘新基建’规模太小、意义有限”的结论。
  我觉得不能这么算账。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是个啥都很少有人知道。而到了今天,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已经接近4成。
  尽管现今规模或许有限,但它所蕴含的拉动效应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拿5G来说,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我国5G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其中2020年需新增的投资额约为2300亿。与此同时,5G还将通过产业间的关联和波及效应,间接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
  基建通常被认为是“稳投资”的重要方面。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基建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我非常赞同我的老领导,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的判断:新基建将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并带来一定投资拉动效应。按照标准公募REITs产品发行,大概能盘活4万亿到12万亿的资本金,也就意味着可以带动20万亿到40万亿的直接投资。
  照此,相关机构测算出来,单单2020年,我国5G投资规模将近3000亿元、特高压投资规模超600亿元、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充电桩投资规模100亿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约1000亿元、人工智能投资规模约350亿元。
  更重要的是,“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刚刚“破题”,未来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这么一说,业内又有人士担心,“新基建”是不是“强刺激”?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GDP总量已经逼近100万亿元,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更加明显。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单靠投资拉动和刺激经济增长已经不切实际,还需要更多依靠消费的持续发力。
  没错,传统基建的边际效用和收益在递减。而新型基建以技术创新为底色,既可短期创造就业和增长,也可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中长期健康发展。
  这么一看,这个时候“新基建”不挺身而出,还有谁何呢?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边缘,疫情全球大流行只是导火索,根源是货币长期超发下的全球经济金融社会脆弱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12年过去了,美国和欧洲主要靠量化宽松和超低利率,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债务杠杆上升、居民财富差距拉大、社会撕裂、政治观点极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从金融周期的角度,这可能是一次总的清算,该来的迟早会来。因此,这一次应对要以货币政策为辅、财政政策为主,财政政策又应以新基建和减税为主,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
  尤其是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显而易见,一季度GDP出现40年来未有的负增长。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
  更要看到,随着疫情开始全球蔓延,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首先,“新基建”是实现防疫和经济发展“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抓手。新基建能够催生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弥补疫情造成的投资缺口,在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发挥显著的即期效应,为加快经济复苏、实现全年目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次,“新基建”是加快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新基建既是新业态、新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引擎;既是实现“内需补外需”的现实之策,也是夯实经济行稳致远根基的长久之计。我国正处于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阶段,加快“新基建”将有助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能级和发展水平。
  再次,“新基建”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内涵概念的革新,它既保有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增添了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的创新属性,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创新指向。要把“新基建”与创新名城建设全面衔接、有机融合,加快构建契合创新发展要求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创新与新基建之间的乘数效应。
  还有,“新基建”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的要求日益迫切。数字基建的赋能,将进一步拓展应用服务,有助于政府把公共服务高效地“精准滴灌”到企业和群众手中。
  只有当潮水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面对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金融海啸、贸易摩擦、转型升级等重大挑战,我们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引发了社会各界大论战,资本市场反响强烈,这是市场和投资者在投我们的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从信息基础设施看,取得跨越式发展和进步,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创新基础设施看,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需要“新基建”。从需求侧,“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和稳就业,服务于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供给侧,“新基建”为中国创新发展,特别是抢占全球科技创新至高点创造基础条件。
  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可见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发展时机。
  3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支持扩大就业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再提热词“新基建”,表示要加强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位专家表示,本次“新基建”投资重点领域在5G、轨道交通,累计投资超7000亿元。
  请注意,今天的投资者不是从昨天的增长中获利的。我们要把好事办好,真正起到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的重大作用,防止“新瓶装旧酒”“重走老路”,避免沦为又一次纯粹货币超发的饮鸩止渴。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好制度与服务,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走过的弯路,特别是破除“政府包办”,避免“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等难题。
  ——抓“新基建”项目牵引。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完善政策环境,创新相关体制机制,支持构建多元化的示范和应用场景,加强前瞻性、引导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夯实发展基础。具体说:
  一要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新基建”的顶层设计,突出与“一室一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统筹谋划、有机对接,并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编制好相关规划。二要加强项目梳理,建立“新基建”及关联产业项目库。三要严把“项目关”,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细致梳理,确保项目质量和可行性。四要加大推进力度。对重大项目计划,要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其他较为成熟的项目,要提前做好前期工作,力争率先布局、尽早启动。
  ——抓“新基建”产业带动。就是要做好综合平衡和衔接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促进协同融合,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这样,“新基建”的效用才能更好释放,更大程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
  一要聚焦产业主攻方向,“新基建”不是“广撒网、乱投资”,一定要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推动新基建与主导产业、地标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增强产业比较优势。要攻坚产业核心技术。二要鼓励引导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新基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能力。三要加快成果转化运用,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政策支持,加强“新基建”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速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孵化、新业态的涌现。
  ——抓“新基建”政企协同。当前不少企业转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讲,有的还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困境。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分析认为,当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转型成本偏高、“不能转”,转型阵痛期比较长,“不敢转”。
  针对不少企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国家发改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下一步要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三方面发力,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政府方面,要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整合好资源要素;企业方面,要驱动技术创新、密织应用体系,政企各有分工、发挥所长,共同培植“新基建”土壤。
  ——抓“新基建”招引推介。向云“迁徙”,实现零售转型;数字“赋能”,提升制造效率;精细饲养,确保农牧质量;智慧管理,破解“大城市病”……“新基建”带来的机遇,并非简单指向个别企业、某些行业,而是广泛面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新动能。
  既然“新基建”将成为重要的招商主题之一,那么我们就要推进关联产业招商,强化“新基建”主题,各板块和相关部门要围绕“新基建”关联产业,开展宣传推介,有针对性地招强引大、补链强链,为“新基建”项目落地打造良好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
  ——抓“新基建”对接争取。随着人口负增长临近,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将面临人口收缩,但城市群都市圈人口仍将持续流入。由于生育率持续低迷,出生人口持续下滑,中国人口总量预计将在“十四五”时期见顶,即进入人口存量博弈时代。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未来新增城镇人口将更多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所以,应当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适当超前基建,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争取央企项目落地,形成一个“新基建”的洼地效应。同时,在做好在手项目推进的基础上,与中央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跟进相关规划布局和建设计划,争取更多央企资金落地生根。
  ——抓“新基建”要素保障。要立足当地禀赋、产业分布,考虑市场需求和本地发展实际来统筹;也要建立新机制、明确新主体,进行周密规划和科学评估;更要根据财力和债务的承受情况循序渐进推进,避免一哄而上,形成新的过剩或风险隐患。
  一要强化统筹调度,健全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形成面上整体突破态势。要强化板块协调。各板块要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沟通对接,避免出现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二要做好土地空间保障,结合城市规划和新基建相关产业布局,提前做好土地储备,为“新基建”领域留足发展空间。要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引导“新基建”项目强化与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的精准对接,为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要统筹考虑能耗指标,积极协调煤电油气等能源供给,优先保障“新基建”领域用能需求,对“新基建”项目建设予以倾斜支持。此外,规范推动PPP引入社会资本,对信息类“新基建”给予专项配套政策支持,注意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
  ——抓“新基建”市场作用。近年经济社会领域“疫”情频发,经济持续下行,先后遭遇2015年股灾、2018年贸易摩擦、2019年民营经济离场论和猪价大涨、2020年新冠疫情等重大挑战。暴露出经济社会大转型背景下,一些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误伤民企中小企业,部分领域改革进展缓慢,民生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短板,舆论监督缺位等问题,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性提升。
  一边主体要多元,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为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及相关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的环境。一边模式要创新,加快探索商业可持续模式,既要使项目有收益、能收益,也要确保项目投资风险可控,切实保障投资主体利益。
  最后提醒人们一句:当所有人都疯狂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冷静。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中国发展铺下的一条路。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而是要穿新鞋走远方。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