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双季稻面积跌至40年最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返回列表
查看: 700|回复: 0
收起左侧

双季稻面积跌至40年最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4-6 1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
  眼下,我国南方正迎来热火朝天的春耕,如果要为之选择一个特别的关键词,“双季稻”无疑最符合。
  近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双季稻第一大省湖南的多个产粮大县了解到,对双季稻的推进力度今年只增不减,不过也有多位农民反映不愿种双季稻。
  双季稻面积一度跌至40年来最低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而双季稻面积又占水稻面积的近1/3,是口粮的重要来源。双季稻,指的是先种早稻、收割以后栽晚稻的双季连作方式,也就是同一块稻田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它能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温度、阳光、水等资源,让一季变两季,为增加粮食产量做出重要贡献。因为双季早稻“出饭率”高,含水量低,耐储存,双季晚稻品质、口感好,双季稻一度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自上世纪80年代双季稻产量达到巅峰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早稻的需求持续下降,导致效益下跌,越来越多双季稻被改种一季稻。尽管中途一度因政府重视出现过反弹,但总体上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11.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双季稻减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效益不好、成本上升无疑是核心因素。
  与一季稻相比,双季稻遭受自然灾害风险较高。如果没有经过育秧,而是直接在田里撒播种子,受灾会更重;早稻收割时又处于南方主汛期,持续降雨寡照会影响收割晾晒,出现烂谷;晚稻在孕穗抽穗、灌浆结实期容易遭遇“寒露风”,直接影响产量。相比之下,一季稻受上述灾害影响的概率要低不少,产量和品质也更容易得到保证。
  近年来,化肥、农药、土地流转、用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各项成本上涨,很大程度上也抵消了粮价上涨和各种种粮补贴带来的实惠,挤压了种粮获利的空间。
  种粮比较效益本身就偏低,对于双季稻来说,除了土地流转费外,其他各项投入要双倍,但由于生产季节、风险灾害、生产技术等原因,其产出很难实现双倍,如遇灾年,效益甚至不如一季稻,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只好改种一季稻,甚至抛荒。
  双季稻也需要付出更大劳动强度。湘阴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汪大明说,早稻播种时,正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气温较低,而在收获时,则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7月,劳动条件比较艰苦。更累的是,抢收早稻后,马上要抢种晚稻,也就是“双抢”。
  此外,前些年稻谷储备压力大,临储早稻的出库一度困难,也对早稻的市场行情带来直接影响。种种因素影响下,农民减少投入,控制风险,放弃单位收益低的早稻,“双改单”成为必然选择。
  南方稻田20年来首次种双季稻
  客观上,“双改单”有效增加了品质更好、单产更高的一季稻供给,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进一步强调,遏制双季稻下滑趋势也受到更多关注。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改良,早稻的食用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增长和饲料行业的发展,对早稻的需求也在增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限制或者禁止粮食出口,造成国际粮价上涨。尽管我国水稻库存前些年屡创新高,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但要做到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双季稻恢复的进程也必然会被加快。“‘双改单’现象到了需要刹车的地步。
  2020年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半个多月后,3月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必须稳住稻谷生产,尤其是双季稻面积不能再继续下滑了。
  在去年春播大面积展开前,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及时将2020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把稳定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的稳定。多位业内人士评价,“这是多年少有的”。
  为了鼓励农民恢复种植双季稻,从中央到地方去年年初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提高双季早晚稻的最低收购价、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整合项目资金36.7亿元支持主产区恢复双季稻,江西、湖南等地均额外安排资金支持早稻生产。记者去年在南方水稻产区采访春耕时,发现一些田20年来头一次种双季稻。
  记者在湖南采访时,了解到这个省提出今年早稻目标任务不低于1800万亩。各产粮大县拿出“真金白银”,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额度,激励农民种植双季稻。为了确保任务完成,湖南从省、市、县、乡镇一直到村,一级一级把粮食面积目标任务分解下达,最终落实到户。一位县长告诉记者,“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地方拿出了多年前的粮食生产‘一票否决’考核制度。”
  据了解,湖南省一级规定,凡出现集中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县市区,在粮食安全考核中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有的市规定,连片抛荒3亩以上的乡镇,乡镇长就地免职,乡镇党委书记一并追责;有的县规定,双季稻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单位,当年乡村振兴考评为零分。
  双季稻种植积极性不高 面临困难
  记者在春耕期间深入湖南多个产粮大县调研,发现不少农民反映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不高,双季稻面积的稳定和增长面临一系列困难。
  核心问题还是老问题——双季稻效益难以保障。今年还出现了新难题,比如农资、用工、社会化服务等各项成本继续上涨。受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秧盘、柴油、农机服务、人工均明显涨价,抬高了今年的种粮成本,挤压了本就不高的种粮收益,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带来直接影响。虽然今年早籼稻的托市价每100斤提高了1元钱,但相当部分被物价上涨所抵消,因此,提价后农户实际所得收益仍较有限。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认为,粮食不是一般商品,不能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但在种植环节,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多位专家、干部、群众建议,必须要立足长远,从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链条、完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方面发力,让种粮主体的利益得到保证,真正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才能确保双季稻的稳定和增长。
  一是继续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种植,以大户带动双季稻生产。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盛名说,小农户种植效益低,种植双季稻普遍意愿不强,各个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点都是围绕种植大户想办法,要么村组出面,把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要么请大户代耕代种。“加快土地流转,对种粮大户给予贷款、项目、技术等支持和优惠,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是解决双季稻种植难题的办法之一。”
  二是要推动小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保证粮农利益最大化。多地粮农普遍反映,虽然去年7月开始,稻谷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小农户没有烘干、储存设施,加上去年夏收时持续阴雨天气,许多小农户只好在收割现场把稻谷卖掉,后期涨价的效益全被粮食经纪人、加工企业“吸收”。
  多名农业干部建议,在小农户仍将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政府要加快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农户”“大户+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等方式,引导发展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多模式发展,吸纳带动小农户实现大生产,让小农户有更大的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与市场信息对接的能力,确保自身利益。
  三是要继续推动地方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户利益。湘阴县副县长胡锦平认为,缺少深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小,直接导致地方粮农只能卖原粮,地方的粮食产业附加值整体偏低。
  四是政策补贴要更有针对性,可以继续加大力度。多地农业干部反映,当前对双季稻的激励,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持力度都有加大,地方配套力度也比较大,但相对于双季稻面积的高要求,以及当前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存在的困难,各级财政在能力范围内还可以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五是要强化保险的托底作用。当前部分地区农业保险最高赔付额度只有360元每亩,相比逐年上涨的种粮成本,这样的赔付额度无法起到托底作用。下一步,要完善农业保险的激励机制,继续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保障类型,进一步提高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以农民为中心,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种粮利益,稳定粮食生产。 (:新华每日电讯,中华粮网综合整理。)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