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农民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唯物辩证法启示我们,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而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发挥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促进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物质生活迈上新台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精神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新时代乡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之花,只有在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农民精神富裕的土壤上才能充分绽放。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促进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因为它体现着乡村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准则,承载着全体农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将之贯穿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构建新时代中国农民主流的思想观念体系,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农民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随着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戏剧、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乡村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只有“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才能满足农民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农民精神生活是否富裕,不仅要重视社会所能提供精神文化资源的数量,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关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生活,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水平。因此,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发挥作用、造福农民,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靠共同奋斗来实现 激活农民参与文化振兴的主体性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从古至今,农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是由农民自己创造的,没有农民祖祖辈辈的继承与创新,绝无可能创造承载了“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的乡村文化,可以说,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就蕴藏在农民生生不息的力量里。因此,在新时代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要凝聚合力、整体推进,要想办法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如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发开展体现农耕农趣农味、基于生产生活与娱乐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掘利用传统乡土优秀文化资源,参与策划编排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娱节目等,将农民精神生活的主导权还给农民,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使乡村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