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玉米拉锯战升级 小麦降价的幕后“推手”是官方?
返回列表
查看: 29|回复: 0
收起左侧

玉米拉锯战升级 小麦降价的幕后“推手”是官方?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93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3 16: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昨日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山东到货降至200+,部分企业再次小幅度上调收购价,企业与贸易商之间的拉锯战正在一步步升级,但还是那句话。随着粮权的转移,市场不再是买方一家独大的局面,反倒是昨日小麦市场表现令人咋舌,新麦保持弱势下行,但优质麦的上涨步伐开始加大,单日达到40元/吨,同时也开始拉动陈麦的价格进入波动期!
  在昨日的文章里咱们强调了本月玉米价格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上涨,特别是进入下旬之后,来自于政策层面的压力会加大,不仅包含进口玉米拍卖、定向水稻拍卖、还有小麦饲用、进口小麦粉等抢占玉米市场份额的威胁,众所周知,现阶段基层粮源见底,粮源开始转移到持粮主体手中,相当的抗风险能力加大, 但对比而言,今年新麦的利润空间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那些求稳的贸易老板来看,逢高出货转头新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好在目前贸易商建库的成本被推高,再加上粮源质量较好,又有政策的衬托,短期内对于底价出货的意愿度普遍不高,而东北地区按照目前的上涨趋势,不少老板认为可以冲击1.2元的关口,即使下游需求跟进偏慢,对玉米的采购热情不高,也不妨碍持粮主体屯粮待涨的积极性,至少本月东北地区走货不快,购销市场预冷!
  对于华北及山东地区来说,持粮主体逢高出货是主流趋势,企业想压价收购的难度偏大,但山东企业想全面冲击1.2元依旧是困难重重,更别说对于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来说,而从前天的到货情况来看, 持粮主体对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信心依旧不足,不过本月华北及山东地区正在进入价格休整阶段,本月出货的速度越快,三季度的风险反倒是降低了不少!
  昨日期货市场出现小幅回落,当然这样的局面最近一段时间并不少见,再加上期货对现货的影响并不大,所以不需要过度担心,从进口玉米拍卖的投放力度来看是呈下降趋势的,再加上有关定向水桶投放时间延期的传闻出现,短期内玉米价格还不至于快速回落!
  港口方面出现新变化,昨日港口的收购价出现上涨, 这样的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至少在进入下旬之前,北港的收购价以稳中偏强运行为主。至于南港,价格以稳为主,前面的文章里咱们提到过,虽说近期猪价反弹明显,但这也就意味着即将迎来阶段性的出栏潮,对玉米原粮的需求增幅并不明显!更为关键的是,本月开始,进口玉米到港将进入集中阶段,再加上一些进口替代,足以弥补南港的需求!
  所以建议使用三方资金或是自身资金压力较大的老板,最好逢高出货,要做到先保本后获利。当然如果没有上述的问题,三季度的价格肯定要比目前的价格高确实可以继续观望等待一段时间!
  小结:以目前的玉米市场多方博弈的局面来看,华北及山东震荡依旧是主旋律,上涨的动力依旧不足,而东北地区上涨受单方面制约较重,虽说关内关外粮源流通不畅,但风险还是有的!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山东企业对贸易商心态的把握和“狙击”那是手拿把掐,短期内持粮主体是真玩不过啊!所以有出货打算的老板最好还是择机变化,别等到集中腾库,否则容易有损失!目前玉米走向基本明朗,“上有顶,下有底”的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阶段性的“小高点”还是有机会出现的,对于后市没有信心的老板,走短线注意降低对利润的要求即可,而想赌三季度的持粮主体,小编建议心态要稳,既不能有过高的期待,也不必悲观,机会肯定有!
  随着中储粮的持续发力,企业本该以稳中提价为主,但没想到制粉企业依旧在压制市场,昨日小编听到一则较为扯淡的传闻,说中储粮为了完成收购认为,明里暗里的给制粉企业传递信号,要求对方降价予以配合,其实这样的说法纯属阴谋扯淡,首先是现阶段饲料企业的采购价格更高,热情也更高,为什么得到限制,其次就是从粮库的卸车速度来看也不是这么回事,门前排期长龙,但卸车速度依旧很慢!在小编看来,制粉企业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本月新麦对制粉企业来说并不能用以生产,陈麦才是首选,而近期优质麦的价格持续上涨也能反映这一特点!进入本月之后,陈麦的优势就会愈发明显,上涨是必然的
  至于夏季是否是面粉的消费淡季,按照往年确实是这样,从自口罩事件之后,所谓的淡旺季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今年新麦基层农户的售粮意愿不强,一旦颗粒归仓之后,市场供应就会出现问题,企业为了保障日常生产和供应,提价就是必然的局面,今年对新麦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新麦后期是有大行情的, 但这需要用时间换空间。关于贸易商建库的问题,小编想说目前走向基本明朗,只要价格和质量合适,该出手时就不要犹豫,当然折干价控制在1.2元/斤以内是最好的,建库价格越低利润就会越高!玉米拉锯战升级,小麦降价的幕后“推手”是官方?玉米拉锯战升级,小麦降价的幕后“推手”是官方?(来源:8866粮新粮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