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玉米逢高出货是首选 小麦还有大行情
返回列表
查看: 46|回复: 0
收起左侧

玉米逢高出货是首选 小麦还有大行情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3473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7 16: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昨日国内玉米偏强运行,涨价主要集中在山东,这和到货有直接关系,至于东北地区,昨日稳中偏弱运行,下调幅度不大,压制东北地区粮价的主要原因非政策因素莫属,以目前的持粮主体心态来看,华北及山东地区或将迎来一波较为集中的上量。价格回落的风险加大,最近两天的小麦市场,终于算是看到曙光了,虽说价格上涨的速度较慢,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小麦后面是有大行情的!
  根据最新的追踪调查显示,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说,对于东北地区的持粮主体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了,以黑龙江为例,前期的建库成本基本在2250-2260之间,当然也有部分,贸易商的成本超过了2300元/吨,以目前的数据来看,至少从账面来看不亏损了,一些低位建库的老板出货意愿开始升温,再加上昨日政策玉米开投,对于当地的持粮主体也是一个出货刺激,而从企业角度来看,随着政策玉米的投放,企业的采购渠道拓宽,对涨价吸引粮源的兴趣明显降低!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黑龙江地区价格继续上涨的难度直线升级,而这又是东北地区的缩影!
  对于华北及山东地区来说,玉米价格的上涨导致玉米进一步失去了饲用的优势,按照小麦玉米替代价差100-150元/吨计算,当山东终端企业的玉米收购价格接近2380-2400元/吨时 ,小麦将具备替代价值。更何况持粮主体对于三季度的玉米上涨期望值不高,预计本月华北及山东地区的玉米以震荡运行为主,而从贸易商的建库成本来看,目前基本达到2350-2400元/吨之间,目前依旧处于小幅亏损状态中,但随着靠近2400的企业增多,持粮主体的出货意愿也会增加!
  而南方销区,虽说随着生猪价格的反弹,需求呈上涨趋势,但必须要考虑到国内小麦及进口谷物的替代作用,即使从本月开始进口订单减少,但前期合同交付到港的数量并未减少,未来3-4周广东港口大麦和高粱的集港量仍然可观,更为关键的是进口玉米到港的数量也开始增加!再加上政策性的拍卖投放,当地的供应实际上还是较为宽松的,当地企业对涨价的欲望也不大!
  至于南北港的问题,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目前北港的库存保持在400万吨以上,而从周下海的情况来看仅有三四十万吨,基本保持到港和下海的成正比,对于消耗需求没啥帮助,而南港目前的库存要超过北港,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谷物替代品,小编认为,在未来的1-2个月内南北港主要会以消耗库存为主,对于涨价收粮的需求并不是很高!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目前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均面临干旱的威胁,其中河南的旱灾最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播种了。如果本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今年的玉米大概率会出现减产,对三季度来说算是一个利好因素,但这对种植户来说就太残忍了!建议使用三方资金或是自身资金压力较大/心态不稳的老板,最好逢高出货,要做到先保本后获利。当然如果没有上述的问题,三季度的价格肯定要比目前的价格高一些可以继续观望等待一段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获利落袋对贸易商来说才是王道!
  小结:以目前的玉米市场多方博弈的局面来看,华北及山东震荡依旧是主旋律,上涨的动力依旧不足,而东北地区上涨受单方面制约较重,虽说关内关外粮源流通不畅,但风险还是有的!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山东企业对贸易商心态的把握和“狙击”那是手拿把掐,短期内持粮主体是真玩不过啊!所以有出货打算的老板最好还是择机变化,别等到集中腾库,否则容易有损失!目前玉米走向基本明朗,“上有顶,下有底”的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阶段性的“小高点”还是有机会出现的,对于后市没有信心的老板,走短线注意降低对利润的要求即可,而想赌三季度的持粮主体,小编建议心态要稳,既不能有过高的期待,也不必悲观,机会肯定有!
  昨日小麦的价格保持小幅反弹状态,涨幅基本在5厘-1分之间,对于陈麦来说,近期价格上涨的速度有所增加,而近期玉米的上涨大概率会反倒有在小麦身上,预计近期小麦上涨会加速,由于今年小麦质量好产量也呈上涨趋势,再加上麦价迟迟看不到希望,造成了贸易商缺乏信心,不少老板采取见利就出的原因,这也是近期市场上新麦源源不断的主要原因,好在制粉企业拼命压价暂告一段落,再加上政策的强势托底,小麦也算是要熬出头了!至于小麦后面的大行情,现在的主流分析认为会出现在八九月份,原因就是市场流通大幅减少,再加上下游需求增加,被看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国内各产区之间的新麦依旧不存在价差,整个市场也被悲观情绪弥漫,好在随着价格的上涨,持粮主体的心态会慢慢被修复,再重申一遍,不要在对需求市场定义淡旺季,小麦和水稻是刚需产品。按照目前官方的收购状态来看,即使今年新麦丰收,市场的供应依旧会出现缺口!所以新麦后期是有大行情的, 但这需要用时间换空间。关于贸易商建库的问题,小编想说目前走向基本明朗,只要价格和质量合适,该出手时就不要犹豫,当然折干价控制在1.2元/斤以内是最好的,建库价格越低利润就会越高!至于陈麦,本月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价格上涨是必然的结果,至于高度,我们的看法依旧不变,1.4元的依旧是有希望的!(来源:8866粮新粮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