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10月十大粮农新闻
返回列表
查看: 513|回复: 0
收起左侧

10月十大粮农新闻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010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11-5 08: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郑文慧(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

  一、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二部粮食白皮书。
白皮书约1.2万字,分为前言、中国粮食安全成就、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结束语等6部分。白皮书全面总结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办法,介绍了中国粮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粮食问题的政策主张。
白皮书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白皮书说,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点评:1996年,中国政府曾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时隔23年,中国再次发表粮食白皮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确保14亿人的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着眼未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发力,既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产业和库存,还要保证现代化的粮食流通能力和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二、我国非洲猪瘟疫苗中试阶段已基本完成
  中国青年报北京10月18日电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今天透露,中国研制的非洲猪瘟疫苗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已经得到,正在接受同行专家评估。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歩志高团队联合公布,他们首次解析出了正在困扰各国的非洲猪瘟病毒的精细三维结构。歩志高在这项成果发布会上说,首次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为疫苗的创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他向记者介绍,疫苗研发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实验室研究阶段,第二是中试阶段,第三是临床试验阶段,三个阶段完成后才能推向应用。目前,中国的非洲猪瘟疫苗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和中试阶段都已经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尝试了十几种技术路线,最后遴选出来几个基本安全有效的疫苗候选株。在进入最后的临床试验阶段之前,有关申报材料将接受同行专家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目前,同行专家正在进行评估。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通报了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目前,迫切需要研发有效的疫苗和防疫手段。步志高说,一年多来,联合研究团队在为此加紧工作。疫苗创制工作仍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从已有成果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
  10月18日,这支联合研究团队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的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冯忠武说,今年以来,生猪生产与去年比较急剧下滑,这项研究是“应国家之所需,急国家之所急”。
  点评:之前屡屡传来疫苗成功研制的假新闻,固然有借其炒作的,但更多也表现了各界对此的期待。如今,取得实质进展的“官宣”终于来了,这是养猪业的福音,也是中国科研力量的又一次展示。
  三、农发行:25年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约6.5万亿元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过去25年中,农发行始终以支持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收购、储备、调控和调销为已任,为保障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金融时报》报道,自1994年成立迄今,农发行支持开户企业收购粮食数量约占国内全部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在粮食主产省支持收购量占全社会粮食收购量的60%以上。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银行,农发行可谓实至名归,为保收购、促生产、稳物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25年来,农发行通过粮食收购资金对粮食流通领域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维护粮食市场平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25年来,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6453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72765亿斤。199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221元,而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4617元。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背后,离不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支撑。
  可以说,通过及时足额提供政策性储备调控资金,农发行有效推动了建立和完善中央及地方分级储备调控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政府区域粮食调控能力,保障“粮食省长负责制”有效落实,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健全有效。  
  点评:25年来,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6453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72765亿斤,简单折算,这意味着每斤粮食的收购贷款达到0.88元,这个支持力度不可谓不高。
  四、商务部:今年中国已自美国进口大豆2000万吨
  10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美国进口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主要包括大豆2000万吨、猪肉70万吨、高粱70万吨、小麦23万吨、棉花32万吨。
  此外,据两名消息人士称,中国政府22日向国内和国际主要大豆压榨商下发关税豁免配额,这些企业进口的总计最高1000万吨美国大豆将被免征高额关税。
  同时,中美双方谈判取得较好进展。北京时间10月26日上午,新华社正式发出消息《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10月25日晚,中美双方经贸牵头人进行了新一轮磋商之后的首次通话。双方同意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双方确认就美方进口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监管体系等效以及中方解除美国禽肉对华出口禁令、应用肉类产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达成共识。双方牵头人将于近期再次通话,在此期间工作层将持续抓紧磋商。以上消息也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美东时间25日先发出声明。
  中美双方的公开表态,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内容来看,延续了一段时间以来的协调性,这表明目前磋商进展顺利。
  点评:中美的农业贸易在不确定性如此高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大规模的往来,其中不乏双方互相释放的谈判诚意,更体现了两国经济的共融共生状态。相向而行才是正道。
  五、全年粮食预计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在25日举行的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目前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预计全年粮食实现增产,总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魏百刚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实际增长6.4%,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介绍,今年粮食除了丰收,还有3个特点:一是种植结构持续调优,非优势区水稻、玉米面积继续调减,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1000万亩;二是生产方式持续调绿,今年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望继续减少;三是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优质稻谷和大豆面积增加。“目前,秋冬种生产进入高峰,冬小麦播种过七成,冬油菜播种过六成,从各地反映和农情调度的情况看,今年秋冬种农民的种植意向比较稳定,冬小麦意向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冬麦区墒情是近5年同期最好的,为秋冬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刘莉华说。
  此外,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牛羊禽肉增加较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恢复生猪生产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17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各地也都积极行动,据我们调度现在已经有24个省相继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的措施。目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9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7%,后备母猪销量继续大幅增长,猪饲料产量和销量都有回升。吉林、辽宁、山东等12个省生猪存栏环比增加或持平,生产恢复向好的因素明显增多,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按照这一趋势,年底前生猪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禽肉、牛肉、羊肉产量增加较快,前三季度分别达到1539万吨、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3.2%和2.3%。同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生猪产能恢复周期长、制约多;一些地方生猪生产恢复政策仍未完全落实到位,比如,养猪用地有的地方还按建设用地管理,未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还有一些地方人为限制猪源外流,搞市场分割,干扰了正常的市场供应秩序,相关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我们也在陆续推动解决。
  点评: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稳中有进”,是我们能够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站稳脚跟的最好稳定器。
  六、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112元/百斤不变
  10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文称,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自2020年起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
  限定收购总量: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根据近几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202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总量为3700万吨。
  具体操作方式:(一)分批下达。限定收购总量分两批次下达,第一批数量为333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
  当最低收购价全国收购总量达到第一批数量的90%时,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应会同省级粮食等部门单位及时提出本省第二批收购的计划数量建议。中储粮集团公司根据当年小麦产量、收购量、农户余粮和市场价格等情况统筹平衡各省数量后,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政府网站公布各省第二批收购数量。在第一批收购完成后,有关省份按照批准的第二批数量继续开展收购。当收购量达到本省批准数量时,立即停止该省最低收购价收购且不再启动。
(二)动态监测。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中储粮集团公司要严格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加强统计监测,每五日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报送收购进度;启动第二批收购后,中储粮集团公司要按日报送收购进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定期通过政府网站公布最低收购价全国收购总量。省级粮食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小麦商品量和农户余粮情况,及时开展调研调度,全面掌握收粮进度。
  点评:“限制总量”可视为小麦最低收购价近年的一个大变革,预示着从“敞开收购”逐渐收敛至相对合理的国库水平。当然,从实际上看,最低收购价结束了连年上涨的态势后,收购量锐减,3700万吨的总量限制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影响,但这为进一步的价格改革埋下了伏笔。
  七、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同比增长7.7%和6.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10月预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050千公顷,同比增长7.7%,产量达到1710万吨,同比增长6.9%。根据东北各地的大豆生产者补贴实际情况来看,分摊到农民身上,平均每亩大概在230—270元之间。近年,中央对大豆振兴计划高度重视,据农业农村部表示,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东北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170多亿元,这比上年增加近40亿元。 耕地轮作试点面积达到2500万亩,支持主产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合理轮作。加大大豆制种大县奖励力度,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在大豆振兴的目标上,国家主要提出了“一扩两提”。扩就是扩面积,力争在2020年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1.4亿亩。两提,一是提单产,就是到2020年全国的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另一个是提品质,就是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均提高1个百分点。
  点评:在补贴和系列政策激励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今年增长7.7%,达到了13.575亿亩,2020年完成既定目标水平几无悬念。当然,要真正实现“大豆振兴”,除了面积之外,还得找准差异化,理顺整个产业链。
  八、2022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有望达840亿元
  银保监会官网28日发布消息称,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到2022年,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中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人。到2030年,农业保险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实现上述目标,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需达到840亿元,相当于年均增长10%以上,这一目标基本符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规律,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经过努力预计可如期实现。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这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有力支持。从国际规则看,我国目前实施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总体上属于世贸组织“绿箱”措施,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国内实践看,发展农业保险可以促使政府救灾由“行政决策”“政府管理”向“市场契约”“保险理赔”转变,为保障粮食生产、维护农民利益增添新的“抓手”。
  据悉,2018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99亿元,为1.95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46万亿元,补贴资金放大174倍。
  点评:虽然数据增长情况喜人,保障广度较大,但保障深度不足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扩面、增品、提标’仍然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的方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农业保险论坛上表示。
  九、2019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动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 2019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昨天(16日)在安徽合肥启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活动现场,确定发布了一批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向社会各界发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题倡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七十年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圆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也是一个重大贡献。
  张务锋表示,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要坚持政府储备公共产品属性,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产购储加销”体系,开展产销合作,补齐物流短板,发展“互联网+粮食”,推动粮食流通现代化,全面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未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将在粮食产业、储备安全、市场流通等方面加大作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此外,10月17日,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产业扶贫对接活动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国际粮油博览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点评:世界并不太平,当前仍有7.5亿极端贫困人口。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无疑是一个令全球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底的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1.7%,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2019年上半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0.9%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工业饲料统计监测,2019年上半年饲料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际贸易形势影响饲料总产量略有下降,商品饲料总产量10867万吨,同比下降0.9%。其中,配合饲料10018万吨、同比增长0.2%,浓缩饲料590万吨、同比下降13.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59万吨、同比下降9.1%,
  全国饲料生产总体平稳,饲料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饲料品种“三增一降”。猪、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产量分别为4256万吨、5149万吨、850万吨和509万吨,其中猪饲料同比下降14.3%,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同比分别增长11.5%、4.4%和4.2%。全国饲料生产平稳,反映出上半年畜产品生产能力总体稳定,市场供应有保障。
  其中,疫情导致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猪饲料需求缩减,从2018年11月开始,除去季节性因素,猪饲料环比降幅逐月扩大,今年1~6月猪饲料全线下降,猪浓缩料和预混料降幅更大,猪饲料占饲料总产量比重由上年同期45%下降到39%。上半年猪饲料总量同比下降14.3%。仔猪、母猪饲料分别下降26.7%、23.2%。6月猪饲料总量下降27.3%,降幅环比扩大15.9%。其中,仔猪、母猪、育肥猪饲料均呈大幅下降,分别下降40.4%、28.6%、14.8%,育肥猪饲料6月首次从区域看,占猪饲料总量近70%的华东、华南、华中三个地区降幅均较大。其中,17省猪饲料降幅超过20%,10省降幅超过30%。饲料大省中,河北、河南下降32.4%、31.5%;江苏、山东下降26.6%、25.5%。5月、6月广东、广西、海南降幅急增。6月广西、广东、河南降幅分别高达60.0%、53.0%、41.0%。
  点评:上半年猪饲料产量明显下降,近月存栏量虽有小幅回升,但远未能恢复元气。此外,总体的饲料产量虽在禽类、水产等的弥补下保持平稳,不过对于饲料消费量超过1.7亿吨的玉米来说,影响还是相当明显,因为猪料所需的玉米远大于禽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