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摘要 早稻年度平均购销价差创近13年新低12月份华南稻谷采购价格指数报193.01,同比上升1.33个点,升幅0.69%,环比下降3.39个点,降幅1.73%。12月份华南稻谷销售价格指数报200.12,同比上升2.64个点,升幅1.34%,环比上升3.99个点,升幅2.03%。 12月份购销价差为291.73元/吨,同比缩小15.96元/吨(-5.19%),环比缩小112.02元/吨(-27.74%)。 01( 采购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12月稻谷计划采购33655.41吨,环比减少74711.49吨,成交33655.41吨,减少73111.49吨,成交率100%,环比上升1.48个百分点。临近元旦假期,储备主体采购积极性不高,补库以刚需为主,提价收购的意愿不强,不同品种价格涨跌互现,折价幅度有所扩大。汕头三级中晚籼稻以均价3210.57元/吨成交,环比下跌23元/吨,平均折价60元/吨,售粮热度略有提升,月内累计跌幅约5%。综合来看2023年成交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采购量增幅为11%,在9月新粮上市以来,行情呈现高开稳走,10月飙升至3340元/吨历史高位水平,随后价格震荡偏弱调整。广州从化二级晚籼黄华占稻以均价3285.15元/吨成交,环比上涨55元/吨(+2%),大幅折价130元/吨,随着上市粮源渐增,持粮主体售粮变现心态较为积极,月内价格呈现松动迹象。惠州二级丰两优稻小幅提价,以底价3220元/吨成交,环比上涨20元/吨,优质稻价格走势较为坚挺。据统计截至12月31日,广东省累计收购新季中晚籼稻20.3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20%),收购时间有所提前,节奏同比加快,按照惯例旺季集中性收购基本结束。现阶段,南方地区春节前售粮套现的热度升温,新增中晚籼稻供应预期增加,供应端持续承压,缺乏地方(省市县)储备补库需求支撑,现货价格呈现稳中偏弱态势运行,优质优价特征逐渐突显。 [color=rgba(0, 0, 0, 0.9)]粤东地区三级籼稻谷,以3181.54元/吨成交14655.68吨,均价环比下跌95元/吨(-3%),平均折价95元/吨,环比扩大15元/吨,采购量小幅回升12%。年底贸易商还贷套现的压力较大,售粮积极性大增,基层流通粮源阶段性增多,总体来看市场呈现量增价跌的走势。但与3季度相比,由于本季度符合收储标准的新季余粮逐步趋减,尤其是质量较优的粮源价格走势相对坚挺,因此整体成交均价仍上涨61元/吨(+2%)。短期购销双方博弈心态较浓,后期稻谷行情回调至持粮成本的阶段性低位时,将打破农户的心理预期,在挺价惜售心态逐步转强的支撑下,预计价格仍将在3100-3200元/吨左右窄幅波动。 [color=rgba(0, 0, 0, 0.9)]经相关可比性指数调整后,早籼三级稻采购成交均价为3141.65元/吨,环比下跌55.22元/吨,较2022年同期(3120.00元/吨)上涨21.65元/吨。本季度稻价总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伴随补库节奏进一步放缓,终端需求依旧疲软,季末行情承压小幅下行。4季度总体采购量大减超8成,但由于可供继续收储的早稻余粮见底,扩展整季来看价格仍保持稳中偏强态势,均价较上季度大涨175元/吨,涨幅高达6%,受制粉需求支撑,短期稻价仍处于高位运行,回调幅度有限。后期受春节假期备货需求带动,稻谷行情或将迎来小幅反弹,但近年居民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口粮消费呈现下降趋势,节日效应提振力度减弱,在稻谷市场供需整体宽松的情况下,早稻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根据往年经验,这波阶段性行情或延续至春节前后。另,收储单位也将适时把控采购节奏和调整品种结构,避免盲目与市场抢粮,充分发挥储备粮轮换的政策性导向作用。与去年同期相比,1-12月(广东地区)储备采购量826135.62吨,同比减幅11%,折价幅度进一步收窄,累计均价保持2%涨幅。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稻谷总产虽略有减产(同比减少189万吨),但仍连续13年保持2亿吨以上,综合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大米进口同比大幅减少,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减少,销售投放成交量增加,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3/24年度全国稻谷结余539万吨(同比减少151万吨),随着口粮消费持续呈现下滑趋势,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将维持不变,供应压力不减反增。但近年农户种植稻谷品种的结构持续优化,品质较优的粮源种植面积显著增加,稻谷品质普遍较好,加上种植成本增加,利多因素叠加之下,稻谷采购价格重心同比明显抬升。 02( 销售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12月稻谷计划销售20521.46吨,环比减少30605.19吨,成交19026.53吨,减少22473.51吨,成交率92.72%,环比上升11.54个百分点。临近年底,受双节效应带动,稻米需求呈现回暖迹象,但总体下游走货缓慢,贸易商和米厂持粮态度谨慎,库存量较往年保持相对低位;鉴于现阶段地方储备投放的力度减弱,旧作稻谷余粮在基层流通中阶段性偏紧,因此优质粮源竞价较为激烈。三级中晚籼稻均价2720元/吨,环比略涨4元/吨,销售成交量大减9成,销售底价由上月2730元/吨数次下调至本月2650元/吨,最终溢价70元/吨成交,均为粤东地区投放,售粮心态略显松动,但总体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晚籼丰两优稻均价2887.59元/吨,环比上涨68元/吨(+2%),销售成交量大增3倍有余,溢价幅度扩大至160元/吨。其中,珠三角二级稻均价2830.65元/吨,月内呈现涨势;粤西三级稻均价2908.95元/吨,平均溢价204元/吨,竞价较为激烈。剔除等级、粮源产地差异,粤西地区均价高于珠三角地区78元/吨。据本中心数据显示,今年累计销售成交量同比增幅超4倍,成交价同比上涨198元/吨,涨幅达8%,溢价同比扩大69元/吨,竞价积极性提升。粤西晚籼三级稻以2960元/吨成交,溢价100元/吨,较10月粤东地区上涨213元/吨,重回2023年次高位水平,较年初同单位跌幅约2%。 [color=rgba(0, 0, 0, 0.9)]湛江早籼稻珍桂以均价3476.07元/吨成交4725.90吨,环比略跌8元/吨,跌幅有所收窄,成交量明显回升,尽管连续两个月经历回调,但均价仍较上季度高出6%,优质粮源出粉率相对较好,价格更具抗跌优势。早籼三级稻以均价2684.54元/吨成交6955.90吨,销售成交量大减近7成,均价环比下跌86元/吨,跌幅为3%,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地域性粮源品质和供需价格差异较大。其中粤西湛江地区均价2939.83元/吨,大幅高于粤东汕尾地区达280元/吨,最大溢价190元/吨至2950元/吨,价格创本年度第三高位水平。本月优普稻价差为792元/吨,轮换性价比优势突显。2023年以来,品质较优的早籼稻较受市场主体青睐,入市竞价积极性大增,这主要是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的不断提高,仓库保管条件的升级改造,省级和地方储备轮出的旧作稻谷质量仍保持较好的水平,加上用粉需求较旺盛,稻谷销售价格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步抬升,因此参拍的热度较高,以珍桂稻为例,甚至出现购销价格倒挂的情形。 [color=rgba(0, 0, 0, 0.9)]早籼三级稻经相关可比性指数调整后,销售成交均价为2849.92元/吨,环比上涨56.80元/吨,较2022年同期(2812.31元/吨)上涨37.61元/吨。年末,秋粮集中上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季玉米产量创新高,但由于近期生猪价格走低,饲料需求趋稳,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受此因素影响小麦和稻谷基本退出饲用领域。但与小麦和玉米行情不同,稻米走出独立行情,制粉需求较旺盛和国际大米持续攀升至年度新高,随着轮出余粮趋紧,将继续支撑旧作早稻销售价格。12月销售价格指数突破200点,连续两个月均价环比和同比均处于上升通道,本月不同地区略有涨跌。临近春节,居民假期备货需求将局部回暖,预计稻谷销售行情2024年一季度仍将维持高位窄幅调整。与去年同期相比,1-12月(广东地区)储备销售成交量减少23%,均价累计同比大涨9%,溢价幅度为113元/吨,同比扩大31元/吨。元旦过后,市场流通余粮偏少,叠加春节备货需求带动,米企参拍加工意愿有所增强,局部地区供需趋紧的情况下,原粮价格呈现小幅上扬。如上期所言,过高的原粮采购成本将一定程度抑制市场主体竞价的积极性,在当前大米购销市场仍相对偏弱的状态下,稻谷销售行情预计将延续震荡偏强态势,但大幅上涨的动力略显不足。 [color=rgba(0, 0, 0, 0.9)]经本中心数据可比性调整后,12月份购销价差为291.73元/吨,同比缩小15.96元/吨(-5.19%),环比缩小112.02元/吨(-27.74%)。综合来看,当前国际大米行情仍处于上升通道运行,全球出口需求仍较旺盛,国内外市场联动作用之下,将对国内稻米行情形成局部支撑。采购方面,2023年广东晚稻略有减产,将一定程度影响部分地区储备单位的轮入计划,后续将视乎市场行情适时调整省外调入和收储品种调整等方面,因此市场主体不宜过度看空后市,预计1季度早稻行情将延续稳中偏强震荡调整,但总体波动幅度有限。销售方面,纵观近两年的交易情况来看,四季度早稻购销的活跃度有所下降,但伴随储粮成本增加,阶段性供需偏紧、轮出粮源品质提升且适销对路等因素影响,销售价格持续回升,尤其是12月份的销售行情,涨势较为凌厉,且涨幅均大幅高于采购,因此12月购销价差全部低于全年平均水平。据本中心统计,2023年全年购销均值价差为317.98元/吨,较去年(446.58元/吨)缩小129元/吨(-29%),连续两年呈现阶梯式下降的趋势。 [color=rgba(0, 0, 0, 0.9)]注:本文所述价差基于交易中心的交易数据。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骆小慧,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