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韩梦瑶(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智慧和支持,只有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团结各类人才力量才能取得乡村振兴的成功。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但是,当前一些乡村振兴人才紧缺,埋怨人才不来乡村。其实,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我们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一、处理好引才与育才的关系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引才和育才这两种方式正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做好引才工作。引导外出的各类乡贤能人在乡村这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中大展拳脚、大显价值。比如,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家姑娘施林娇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定回到村里创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家乡的美食美景、民俗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这些年轻人才从大山里走出来又愿意重新回到大山,拥有着回报乡梓的情愫,因此要筑巢引凤让他们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就业致富。 另一方面,要抓好育才工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务农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和低文化的现象,“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所以迫切需要培育高素质农民、士专家、田秀才和种养大户等乡土人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才能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总之,引才与育才工作要均衡发展,不可有失偏颇。某些地方为了贪图眼前的短期效果,热衷于在引才上“花大血本”,却不愿意在育才上“下苦功夫”,在现实情况中,那些引进的乡村人才大多是冲着政策红利来的,政策红利一旦削减,他们便会离开,因此,必须坚持引育并重,处理好乡村人才引进和乡村人才培育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既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更要注意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形成有效的乡村人才工作激励机制,提升乡村人才培育和引进的能力。 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一是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制订乡村人才工作战略规划,进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人才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政府对乡村工作的支持要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优先保障、资源要素的配置上优先满足、人才干部的任用上优先考虑、公共服务的配备上优先安排,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乡村人才工作倾斜;三是政府要着力推动乡村人才引进和培育等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公开招聘引进一批乡村人才以及组织乡村人才培训教育,并切实完善乡村人才工作的相关惠农政策。通过这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引导,让越来越多的乡村人才能扎根在基层。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在乡村人才引进这一方面,必须始终围绕着市场占主导、农民是主体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好价格指挥棒,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切实留得住乡村人才。 总之,只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推动乡村人才工作全面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合力。在推进乡村人才工作中,既不能出现政府“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的现象,避免出现政府主导痕迹过重、市场配置作用弱化的情况;也不能相信“市场万能论”“唯市场论”等错误说辞,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更加离不开政府对乡村人才工作的规范引导和政策支持。因此,只有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打好配合,才能激发各类乡村人才建设乡村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三、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任务艰巨且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做得越快,就越有利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人才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既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又不能超越现实操之过急。比如,在当前乡村人才工作实践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地下指标,好高骛远地定任务,没有真正考虑到当地的实际需求,也没有遵循乡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律,造成了既定目标无法实现的窘境。可见,这些短期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推进新型乡村人才工作需要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始终注重质量,既要增强乡村人才工作的实效性,又要确保乡村人才工作的稳定性和长远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切忌贪多求快。 正确处理好立足实际和着眼长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短期上来看,乡村人才工作要贴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重解决当前乡村人才工作中突出的短板和矛盾问题,在短期内制订科学合理的乡村人才工作规划,引进最短缺的乡村人才类型,让乡村人才在乡村建设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调动其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从长远上来看,乡村人才工作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全面升级、全面进步、全面发展。长期稳定的完善乡村人才培训工作,确保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新鲜的人才血液,不断提高乡村人才的相关政策和工资福利待遇,全面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让引进来和培育好的新型乡村人才都能留得住、不流失。 四、处理好城镇和乡村的关系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城乡发展的运动过程和城乡融合的实现条件,认为乡村只有在城乡融合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的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一些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的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同样给乡村人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处理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抢人”大战,给两者带来“误伤”。一方面,要鼓励和培养一批愿意从事农业、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吸引那些走出去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形成双向流动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补齐乡村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才能让乡村人才乐于扎根乡村。另一方面,也要支持那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落户定居,融入城市社会,单方面违背个人意愿和经济规律的做法也是无法真正将新型人才留在乡村的。(来源:乡村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