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内外需双挤压 日本经济再现负增长
返回列表
查看: 16|回复: 0
收起左侧

内外需双挤压 日本经济再现负增长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886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3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占据日本经济活动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下降,让去年四季度刚刚回正的日本GDP再次出现负增长。而消费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日元贬值抬升了该国进口成本,造成物价上涨。展望未来,日本经济可能也不乐观。此前日本多家车企造假风波已蔓延至经销商和供应商,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可能超出预期。

消费依旧疲软

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修订后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5%,年化环比数据由下降2%调整至下降1.8%,继去年第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负增长。

虽然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仍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下降1.5%。《日本经济新闻》引述大和研究所经济学家岸川一马的话说,日本一季度GDP上修是因私营部门存货的变化,因此并不值得乐观。他说,这意味着产品仍在库存中,并没有真正售出被消费。

“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目前仍未显示出明显的复苏迹象。”彭博社如此评论。路透社则评论说,日本经济第一季度出现萎缩,是因为“受到消费和外部需求疲软的挤压”。今年第一季度内需、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

日本政府通常就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两次报告。二次统计报告显示,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维持环比下降0.7%不变,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创2009年以来消费持续下降的最长纪录。企业设备投资环比降幅由此前的0.8%调整为0.4%,二者对经济增速的贡献度保持不变。

报告还显示,由于民间库存的贡献度提高,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速的贡献度由负0.2个百分点调整为负0.1个百分点。外需对当季经济的拖累作用由0.3个百分点扩大至0.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日本经济下降0.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指出,工资增长缓慢、通胀压力持续、少子老龄化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日本个人消费持续下降。其中,一季度日元出现了34年来最严重贬值,加大了日本进口商品和原材料的成本,持续的通胀使得居民的生活成本上升。此外,日本政府此前对于水电煤气的补贴将结束,会进一步减少家庭可支配收入。

日元贬值影响

消费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元贬值抬升了该国进口成本,造成物价上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颜泽洋表示,日元贬值对日本国内经济利弊兼有。有利之处在于:一是能够扩大出口,增加企业利润;二是以外币计价的海外投资账目价值增加;三是为海外日企回归本地提供条件。但相比于日元贬值优势,长期看其弊端或许更为明显,一是进口额大增,持续贸易逆差拖累GDP增长;二是中小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成本上升;三是对海外人才和劳动力吸引力下降。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李家成也谈道,日元疲软使日本旅游业蓬勃发展,却使进口成本更高。彭博社认为,日本一季度GDP数据显示,数十年来最强劲的通胀趋势继续抑制消费,个人消费者和企业都在削减开支,仓库存货加上未售出的商品在不断增加。

路透社分析认为,日元贬值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双速发展:出口和旅游业普遍受益于更具竞争力的汇率,但家庭和小型企业却因进口商品成本上涨而受到挤压。日本政策制定者正指望大幅加薪和计划中的所得税削减来刺激萎靡不振的消费,防止再陷入通缩。一季度经济萎缩给日本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新挑战,日本央行正考虑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

市场普遍认为,在货币政策方向的选择上,日本央行正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日本央行需要加息来支撑日元;另一方面日本消费疲软,并不支持日本央行快速加息。日本政府近期两次出手提振日元,虽力度空前,但收效甚微,加息减少流动性也将抑制消费,“日本央行似乎已进退维谷”。

项昊宇认为,日本央行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进行外汇干预,这本身就是一种政策上的矛盾,必然会制约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在日元和美元巨大的利差背景下,日本官方的任何干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造假风波拖累

“可以说日本经济完全处于滞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仓促退出,目前良性循环的迹象有可能被破坏。”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说道。

但在日本经济复苏的路上,6月初曝光的丰田等企业认证造假丑闻可能会造成新的不利影响。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和马自达等汽车公司6日起开始暂停生产卷入认证欺诈的5种问题车型,其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减产。预计两家车企的3000多家供应商将受到波及,影响恐将长期化。

汽车行业涉及面广,终端的汽车产品产量下降将影响钢铁、电子元件等诸多关联产业。据悉,日本汽车制造业出货量约占制造业整体出货量的17%,相关从业人员超550万人。而据估算,若相关车型停止出货4个月,日本GDP或减少约9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5亿元,加上关联产业损失,GDP预计减少约24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2.8亿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此前估计,二季度工矿业生产指数将环比上升2.2%。据乐天证券最新估算,受日本车企暂停出货影响,该指数将仅增长1.2%,“如果停产时间延长,三季度工矿业生产指数很可能同比负增长”。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认为,“复苏乏力的日本经济无疑又遭受一阵逆风”。日本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消费萎靡,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已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这是雷曼事件之后首次,也是1980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二次。内阁府的消费者态度指数显示,受到日元贬值和物价高企影响,4月和5月消费者心理加速恶化。加上这次车企造假事件,实际个人消费恐将继续下降,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或超预期。(来源:北京商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