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生态振兴   王宾: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返回列表
查看: 762|回复: 0
收起左侧

[生态策略] 王宾: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7-28 15: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王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大难点和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在新发展阶段,着力破解制约共同富裕的瓶颈,需要探索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理论研究和基层实践围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中国不同地区农村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各有不同,实现共同富裕所具备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因地域间的要素差异带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衡,难以保证公平地推动共同富裕。
  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最普惠的生态优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本质上讲,生态福利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是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有效补充。生态产品的普惠性,保证了实现共同富裕具备了人人平等的发展和共享机会,能够在更广空间实现价值增值。如果能够通过机制设计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必将产生经济效益。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利好形势下,研究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讨如何打通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通道,是实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突破口,更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二、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讨论
  (一)概念思考
  本文认为,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应该突破狭义空间,拥有更广泛的边界,不仅仅包含乡村宜人的气候、清洁的空气、优质的农林牧渔产品等单一资源,更应包含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乡村生态文化等衍生的生态化和绿色化的产品。具体而言,乡村生态产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维系乡村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乡村生态调节功能、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的自然要素的集成。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充分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创新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为手段,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增值服务,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确保代际公平,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二)基本特征
  1.初始禀赋公平性。农村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效果至关重要。相比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会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禀赋差异,广大农村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大量的生态产品,具有天然的普惠性。可见,乡村生态产品具有初始禀赋公平性,该特征保证了农村推动共同富裕具有共同的起点,不会因为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禀赋差异而带来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因此,乡村生态产品的初始禀赋公平性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先天优势。
  2.空间分布均衡性。东部发达地区更容易聚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这必然导致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东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而乡村生态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分布是均衡的,即不同地区的农村都拥有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产品。这保证了发达地区的居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与乡村生态产品的供给相匹配。因此,乡村生态产品的空间分布均衡性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
  3.价值特征多维性。乡村生态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乡村生态产品具有可供交易的经济价值本身,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乡村生态产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激励价值等。因此,乡村生态产品的价值特征多维性丰富了乡村生态产品的内涵,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突出特征。
  4.产品供给稀缺性。乡村生态产品,不论是初级农产品,还是生态系统服务,都具有独有的乡村特质,这是实现乡村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前提。特别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乡村历史文化古迹、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等产品和服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态的向往,是工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乡村生态产品的供给稀缺性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
  三、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
  激活乡村生态产品,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可见,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体现了理论逻辑、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一)理论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保障农民享受发展成果,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和延伸。与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一样,以乡村生态产品为表现形式的生态要素也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基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推动共同富裕,重在保证初次分配的效率、再分配的公平和三次分配的福利改进。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要弥补仅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纳入收入和财富分配框架的不足,将乡村生态产品参与初次分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生态补偿方式参与再分配,通过志愿服务或公益事业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参与三次分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理论层面是有依据的,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结合点。
  (二)技术逻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和数字经济应用为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外关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常见方法有条件价值评估法、替代市场法、重置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国内关于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目前来看,中国已经在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等领域应用了相关核算技术,实现了市场交易,并且发展态势良好,能够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提供参考。数字技术破解了零散化、碎片化的乡村生态产品所带来的粗放利用问题,实现了市场交易各方的数据共享。而基于数字技术搭建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则充分利用了数字经济的优势,促进了生态产品溢价,实现了价值增值。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的整合优势和共享功能,激活乡村生态资源,解决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现实逻辑:国内外实践探索为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可操作案例国内外相关案例已经证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国内探索来看,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建“两山银行”,将碎片化资源资产整合后推向市场,实现了生态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国际实践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在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这些成功案例既促进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维护了局域生态系统平衡,又增强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为探索中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价值。
  四、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长久以来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持久的关系。理论和实践证明,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有效提高乡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价值货币化。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乡村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认知水平
  1.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久久为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国家应面向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辩证看待和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以遵循生态规律为依据,切实提升乡村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效用,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优质乡村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同时,积极推动深化体制改革,打破部门间的利益藩篱,突破政府单一提供公共产品的桎梏,有效利用闲散、碎片化的生态资源,以促进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的有序、公平。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行性的认知水平。要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知,让农民知晓乡村生态产品具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天然公平性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需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农民创新乡村生态产品的供给方式,进而提升乡村生态产品的品质。
  (二)加快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
  1.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探索更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充分考虑中国乡村生态产品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需求,学习借鉴更成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案,才能更好地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
  2.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充分考虑乡村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乡村生态产品的商品属性,加快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关键核算技术的研究,培育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地方政府要通过整合部门之间的乡村生态资源基础数据,根据乡村生态产品的产权属性和空间可分割性,分类确定乡村生态产品价格,探索不同乡村生态产品之间的换算规则和换算比例,以更好地解决乡村生态产品的定价机制,实现资源间共享。
  (三)摸清乡村生态产品“家底”,做好乡村生态产品权属登记
  1.编制乡村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乡村生态产品普查,明确乡村生态资源存量和潜在可转化资源,分区域建立乡村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边界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探索开展与国民经济核算相一致的乡村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
  2.科学界定乡村生态产品产权,形成权责清晰的生产和供给主体。拥有清晰明确的产权是乡村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首要前提,更是乡村生态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前置条件。乡村生态产品的产权未得到精准界定,必然导致部分财富溢出到公共领域,产生租值耗散。因此,为避免市场主体通过非价格机制赚取生态租值,损害生态环境,界定乡村生态产品的产权就成为乡村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的首要任务。只有清晰界定产权主体,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界限,才能够建立可交易的生态要素产权制度,从而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四)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鼓励各地根据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探索成立区域性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按照统一交易规则,完善信息交互共享、多元主体共建、市场竞争公平的市场交易机制,辅之出台相关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而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同时,要加快完善乡村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鼓励乡村生态产品的供求双方开展中长期交易,引导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并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五)强化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要素配置和保障体系建设
  1.拓宽乡村生态产品资金筹措机制,加强绿色信用制度建设。在强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开发与乡村生态产品相关的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国家层面,要加强绿色信用制度建设,建立惩戒机制,运用金融手段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政府则可以根据地域特色和土地类型制定限制开发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打造特色乡村生态产品公共品牌,形成规模效应。乡村生态产品的多元性,要求地方政府需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创新乡村生态产品种类,探索“生态+”产业模式,实现集群式发展,从而提高对外竞争水平。据此,各地可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培育乡村生态产品的多元化,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乡村生态产品公共品牌,规模化输出优质的乡村生态产品。
  3.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政府应加快制定乡村生态产品损害赔偿制度,探索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大损害赔偿监督力度,确保将乡村生态环境损害降到最低。(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6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90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