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张尚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11月12-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2)”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作题为《共同富裕:从江南水乡地区思考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的主旨报告。
1
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与地域差异
我国的现代化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尽管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64%,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程还未完成。一方面,不同地区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地理、历史演进因素的影响,城乡融合发展道路面临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另一方面, 过去40年的快速城镇化处在时空压缩背景下,带来了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既要认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离不开城乡的融合发展,也要看到人地关系、城乡关系、时空关系带来的三农问题差异性,乡村整体转型地区、农村功能转型地区、农业生产转型地区、传统农业农村地区等均呈现不同的城乡融合路径及三农问题特点。
2
江南水乡地区城乡关系演化与转型
江南水乡地区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的地域形态特色。传统江南水乡建立在发达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治水能力促进了农业开发,人口迁移使得地区人口密度增大,农业精耕细作,进一步带来工商业的发展,乡村和城镇的联系非常紧密,形成城乡关系的循环和发达的城镇网络。
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经济社会活动对水网的依赖性逐步下降,改变了整个长三角范围内城镇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基本格局,城乡关系走向对立,乡村地区开始衰败。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关系相对分离,城市以工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呈现城乡分治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关系逐步走向竞争,大致走过了两个阶段。1980年代,出现乡村非农化、亦工亦农、就地城镇化现象;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区域与城乡要素流动加快,逐步呈现半城半乡、城乡混合的状态。以上海的“三农”问题为例,三农问题已经发生整体结构性转型。
传统江南水乡地区是水网地理环境,自然演化与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复合,体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关系协调,形成广域生态性与地域文化性的特征。目前整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很高,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在城镇化宏观影响下,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乡村未来发展形态和城乡关系问题的选择。
3
从江南地区思考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干预和规划引导。基于对江南水乡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思考,需要构建涵盖城乡社会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及城乡空间融合三类要素统筹的理论框架。同时,城乡融合差异化发展路径体现在:在宏观层面,要认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并在城乡关系的开放性、动态性、系统性中,探索中国式发展道路;在中观层面,要针对围绕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等不同地区的发展环境,探索差异化的地区发展模式;在微观层面,要针对地方的具体发展条件,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来源:乡村发现转自:中国城市规划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