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郑文慧 5月底以来,国内小麦和玉米市场一扫前几个月的阴霾,迅速走出“深不见底”的悲观,主体情绪再度转换。叠加稻米的强劲走势,三大主粮携手迎来了一波火热的行情。
8月广东储备小麦购销情况 据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数据,8月小麦计划销售122265.62吨,成交114265.62吨,成交率93.46%。价格方面,8月国产普麦成交均价2943.53元/吨,月环比上涨127.13元/吨,连续3个月回升,且本月涨势扩大。与5月份的低位2700元/吨相比,目前均价已经累计回升近250元/吨。
6月以来,国内小麦摆脱“颓气”,在“两场雨”的救市下,成交均价在3-5月连续下跌了550元/吨之后强势回升。6月普麦销售成交均价2805.6元/吨,环比上涨105.6元/吨,受产区临近收获时的“烂场雨”影响,行情受到提振。7月均价2816.4元/吨,环比上涨10.8元/吨,延续涨势,但涨幅较6月明显收缩,经历6月份的快速回升后,涨势受限。而8月受北方暴雨内涝等因素影响,麦价再度强势攀升,销售溢价幅度扩大,市场心态阶段性偏强。8月中下旬,部分场次成交价重返3000元/吨,江门扬麦25底价2800元/吨,溢价300元,以3100元/吨全部成交。佛山销售一级澳标白麦和一级美硬红冬麦底价分别为2800元和2780元/吨,以2865元和3104元/吨成交。
除价格上涨外,6-8月小麦销售量和成交率也大幅提升。1-5月销售32.6万吨,成交13.7万吨,成交率仅42%,溢价成交场次率44%,平均溢价幅度20.23元/吨;而6-8月销售32.22万吨,成交24.17万吨,成交率75%,溢价成交场次率95%,平均溢价幅度达到92元/吨,最大溢价324元/吨,多项指标显示,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市场对粮源需求旺盛,竞价热烈。
8月小麦计划采购147776吨,成交29876吨,成交率仅20.22%,上月采购103212.27吨,成交86712.27吨,成交率84%。国产普麦成交均价3191元/吨,环比上涨156.8元/吨,延续回升态势。由于8月中下旬小麦涨势有所扩大,再度进入新一轮的较快速上涨行情,上旬成交价在3100元/吨左右,月末已提升至3250元/吨的平均水平,部分场次采购底价没有随之上涨,因此成交率大降。
7月底8月初华北地区遭遇的暴雨使得原本短暂归于平静的麦市再起波澜。一是部分小麦再次受潮,粮源进一步分化,另一个影响是暴雨使得小麦流通难度增加,制粉企业到货量下降,原粮供应趋紧,加上全球大米价格上涨、黑海粮食运输协议中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多个厂家提价收购,麦价再度快速抬头。加上8月中下旬开始,面粉需求回暖,厂家利润好转,且生猪价格回升,养殖业有望走出低谷,饲料需求得以维持,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稻麦粟三大主粮齐齐上涨的局面。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小麦总量不缺,但品种品质走势分化,符合入库标准和质优麦价格仍将坚挺。后期仍有利多因素:一方面九月各地院校陆续开学、十月中秋国庆双节日将有效的拉升面粉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全球极端天气对粮价带来支撑,对我国具有切身影响的是华北、东北地区的强降雨和引发的内涝,对新季中晚稻、玉米的产情最终影响如何,将决定后市几大品种的行情走向,需要密切关注供应端引起的情绪和市场预期变化及制粉企业的收购策略调整。但也应注意利空因素,警惕高位风险,避免重蹈覆辙。一是随着各级储备新麦集中采购进入尾声,尽管面粉厂的需求旺季来临,但其对小麦质量的要求不及储备企业高,粮源替代更为灵活。二是需要关注大量低价巴西玉米9月开始大规模到港对国内行情的冲击、养殖业的需求是否能持续拉动饲料消费等因素。
预计第三、四季度我国小麦或呈阶梯式上涨态势,即上涨一段时间进入平台期稳定,随后再上涨-稳定,斜率型的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对于储备企业而言,在价格波动较大的行情下,购销尽量同步的“套保”式操作更利于锁定价差和缩小风险。对于贸易商而言,“落袋为安”才是真金白银,市场很多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暴涨,也不知道何时来一波暴跌。
大米购销情况 8月大米计划采购49959吨,成交27625吨,成交率55.3%,上月采购39188.58吨,成交37621.58吨,成交率96%。本月采购品种均为国产米,由于进口米价格不断走高,创出十余年来的新高,相比之下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甚至从进口成本的角度看,已经远远高于国内价格。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今年4月底以来,越南5%破碎大米到港价已经高于广东早籼米批发价,9 月 1 日,泰国和越南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理论价格均高于广东早籼米批发价1200元/吨以上,因此近月储备单位采购进口大米的场次明显减少。本月国产二级圆粒早籼米成交均价4057.58元/吨,较上月上涨97.68元/吨;丰两优米成交均价4174.13元/吨,环比下跌11元/吨,但比较同一地区则涨跌不一,广州和深圳小幅回升,佛山有所下跌。
总体看,随着开学和双节来临,暑假外出旅游、餐饮消费旺盛,下游经销商备货需求增加,中晚籼米价格稳中有涨,加上小麦、玉米行情均呈现强势,国际大米价格维持高企,大米进口量明显减少,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支撑国内米价保持高位运行。 8月大米计划销售27971.8吨,成交23822.16吨,成交率85.16%,上月销售30896.08吨,成交30638.1吨,成交率99.17%。其中,国产圆粒早籼米成交均价3777.17元/吨,环比上涨68.48元/吨,延续连月来的涨势。
进口米方面,大多高溢价成交。其中粤西地区泰国白米销售均价4297.54元/吨,环比上涨275.54元/吨,较1月累计上涨超过700元/吨;珠三角地区售价为4308.24元/吨,环比上涨326.56元/吨,近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600元/吨。这和今年以来国际大米不断攀升的态势一致。巴基斯坦白米成交均价3930.52元/吨,均为深圳地区,月末溢价近300元/吨,以4134.85元/吨成交,较同一单位月初成交价上涨340元/吨。8月国际大米价格进一步被推升,主要受到印度进一步禁止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影响,同时8月25日外媒称,缅甸计划在8月底开始实施为期45天的大米出口限制,以控制不断上涨的本地价格;此外,印度政府发布的文件显示,其对蒸谷米(又称半熟米)征收20%的出口关税,并立即生效,这些消息无疑给已经非常火热的国际大米市场继续加了一把干柴。
玉米销售情况 8月销售玉米1507.99吨,全部成交,上月销售13015.99吨,成交8000吨,成交率61.46%。本月仅一场玉米交易,为上月未成交部分下调底价以2750元/吨成交,较上月均价下跌87.5元/吨。5月中旬国内玉米行情低位反弹,主要受渠道库存偏紧,到港玉米减少以及小麦行情回升刺激,但7月份又开始显现疲态,价格停滞不前甚至小幅回落。不过,进入8月份再度出现上涨行情,玉米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上涨。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炒作热度仍在,市场情绪偏强,加上小麦价格大范围上涨、玉米库存持续去化,深加工门前到车较少,提价收购意愿高,供应端偏强运行。由于本月销售场次在8月3日,价格仍处于7月份的极端性疲弱之中,行情尚未回升,因此成交价格较7月有所下跌。
DCE玉米期价波动剧烈,截至8月31日,活跃合约报收2733元/吨,月环比上涨17元/吨,但月内波动大,上旬累计上涨100元/吨,涨幅3.7%,月中(8月17日)又较10日下跌188元/吨(从2814元/吨跌至2626元/吨)跌幅6.7%,随后回升至8月底的2733元/吨。9月4日再度跌回2673元/吨的水平。相较之下,现货行情则显得理性,呈现稳中走强的态势,但月末也有所偏弱。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8月30日,北方港口玉米(容重700g/L,水分14.5%)平仓价格2830~2840元/吨,月环比上涨10~20元/吨,同比上涨90~100元/吨。广东港口二等玉米价格2960~2980元/吨,周环比上涨30~40元/吨,月环比上涨80~100元/吨,同比上涨100~120元/吨。产区、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南北港口库存基本稳定。
就目前情况看,玉米行情处于偏强的态势,但总体比较理性,后市或继续保持高位震荡,有几个不确定性值得密切关注。一是新季玉米的产情问题,与早前较为一致的丰产预期相比,8月份经过东北地区强降雨后,市场有所分歧。从官方信息看,当前东北玉米处于灌浆中后期,受益于产区播种面积增加、辽宁恢复性增产、黑龙江、吉林地区受灾影响较小等,预计东北新季玉米仍是丰产预期。但近期的市场情绪导致天气炒作因素部分发酵,会对行情造成一定的波动。
二是替代规模较为可观,但受干旱天气影响物流情况有待观察,同时增加进口成本。市场预计8月中旬至9月底将有154万吨进口玉米到达广东港口,全部为巴西产玉米,还有79万吨高粱、98万吨大麦到港。不过,作为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巴拿马运河近日正遭受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干旱枯水,通行能力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对谷物到港情况的担忧。据CNBC报道,受此影响,航道两侧大排长龙,船只通航等待时间达到21天。界面新闻报道,全球约6%的海洋贸易(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日本)依赖于该航道。美国是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使用国,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2022财年货运量占运河货运总量的21.4%。据粮油市场报,通常情况下,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多数以绕行好望角出口至中国因此,美湾大豆更加依赖巴拿马运河。2022年有2450万长吨的货物从中国出发经过巴拿马运河,有3745万长吨的货物经过巴拿马运河到达中国,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总计有6195万长吨的货物通过巴拿马运河,占巴拿马总过境量21.4%;日本占13.3%。前15名未见到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侧面说明南美大豆对巴拿马运河依赖度相对小一些。
三是随着前期猪价的回升,9月份进入生猪消费旺季,养殖业是否会二次育肥挺价进而推升饲料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来源:[size=21.3333px]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