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8月十大粮农新闻回顾及独家点评
返回列表
查看: 19|回复: 0
收起左侧

8月十大粮农新闻回顾及独家点评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4410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9-5 09: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坚定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深入推进粮食领域改革注入强大动力。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要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储备粮稳市、恤农等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防止“谷贱伤农”。点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在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决定》提出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也是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要义之一,粮价涨跌在所难免,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避免粮价大幅下跌,稳定农民种粮预期,保障农民粮食收益是关键。两部门联合发布:2024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公告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2024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公告。其中提到,持有2024年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的最终用户,当年未就全部配额数量签订进口合同,或已签订进口合同但预计年底前无法从始发港出运的,均应将其持有的关税配额量中未完成或不能完成的部分于9月15日前交还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商务主管部门。小麦、玉米、大米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系统交还,棉花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棉花进口配额管理系统交还,食糖通过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系统交还。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将对交还的配额进行再分配。对9月15日前没有交还且年底前未充分使用配额的最终用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在分配下一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时对相应品种按比例扣减。点评:1-7月我国小麦和玉米进口量均超过配额水平,而受国内外大米价格严重倒挂影响,同期大米仅进口82万吨,不足配额的16%,全年看来要达到526万吨的规模也是几无可能,大米企业配额的再分配成为重点。企查查:去年粮食收购企业注册量首破10万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相关企业数量逐年攀升,根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10万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50.5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方面,近十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注册量同比大幅增加74.3%至6.5万家,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3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加28.7%至12.6万家,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企业存量方面,区域分布上,河南现存7.70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断层第一;城市分布上,哈尔滨、驻马店分别现存1.50万家、1.34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排名前二,前十城市中,河南占四席。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连续十年增加,其中2021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大幅增加74.3%至6.5万家,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2年,我国累计注册9.8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同比增加51.5%,2023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量首破10万家,全年注册量同比增加28.7%至12.6万家,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企查查数据显示,从企业存量来看,我国现存50.5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区域分布上,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现存7.70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断层第一,其次是安徽,现存5.66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排名第二,山东现存4.84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排名前三,“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现存4.24万家粮食收购相关企业,位列第五。点评:21-23年我国粮食收购相关企业注册数逐年大幅增长,但增幅是不断回落的,21和22年分别超7成和5成,而23年降至不到3成,这也正好和前两年粮价明显上涨的刺激有关,23年虽然上半年开始回落但仍有惯性,且未形成一致的悲观预期,加上年中强势反弹,对市场的吸引力依然较高。只是去年四季度至今,粮价进入较低水平的周期似乎已经确立,或许2024年这一数据的表现就会出现很大的反转。202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首拍8月1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2024年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交易将于8月6日开始启动,首次投放2020年至2022年产中晚稻60.1万吨。分品种看,中晚籼稻30.1万吨、粳稻30万吨;分年份看,2020年产10万吨、2021年产33.7万吨、2022年产16.4万吨;分省份看,黑龙江省29.8万吨、河南省12.8万吨、安徽省10.2万吨、江西省7万吨、湖南省0.3万吨。国标三等中晚稻销售底价2550~2620元/吨不等,相邻等级价差40元/吨,与2023年相比,今年销售底价下调幅度在25~30元/吨。去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于2023年3月28日启动,至9月26日结束,7个月间共计进行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拍卖27次,累计成交341万吨,成交均价2608元/吨。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启动时间比上年晚了四个多月时间,根据往年惯例,国庆节后新季中晚稻上市之际,政策性陈稻拍卖即将停止,因此预计今年最低收购价陈稻拍卖窗口期仅有两个月时间,按照60万吨/周的投放节奏预估,最低收购价中晚稻累计投放量在480万吨左右。此消息一经发布,稻谷市场反映整体比较悲观。目前正值大米消费淡季,中晚稻市场整体购销偏淡,价格偏弱运行,最低收购价中晚稻入市,或将进一步加剧供需宽松的市场格局,现货市场或将继续承压走弱。点评:2023年8月再度重启拍卖以来,已经开始没有早籼稻的投放。自2020年以来,国家连续四年没有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加上近年来稻谷销售成交率回升,库存压力持续减弱,据估计情况来看,目前早籼稻的库存余量将总体偏少。预计后期,政策性稻谷投放将继续以中晚籼稻和粳稻为主,这将一定程度上对早籼稻行情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粳稻仍为去库存的主力,将继续抑制中晚稻价格稳中偏弱运行。美国农户可能面临本世纪以来最大亏损美国农户正经历自200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财务压力。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与生产成本的上升,对农户构成了双重打击。以伊利诺伊州为例,2024年租地农户的预期净亏损高达每英亩129美元,相当于每亩地亏损152.6元人民币。根据目前美国农产品期货合约表明,2024年作物生产种植的成本预算为玉米每蒲式耳4.00美元(折合0.56元/斤),大豆每蒲式耳10.50美元(折合1.73元/斤),而成本比上一个农产品低价周期时(2014-2019年)显著提高。行业普遍预计,2024年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价格将比2021年至2023年低得多。目前真实交易价格玉米已接近每蒲式耳4.10美元。同时,没有发生会导致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的重大市场意外。换句话说,良好的玉米供应和大致稳定的需求导致价格预期不断降低。CBOT 12月玉米期货价格已经跌至约为每蒲式耳3.80美元(0.53元/斤)。综合来看2024年生产的现货平均价格约为每蒲式耳4美元。美国农业部报告称,玉米2021年美国市场年均价格为6.00美元,2022年为6.54美元,2023年为每蒲式耳4.65美元。如果2024年的价格为4美元,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价格。大豆的情况也类似。2024年美国大豆预计价格为每蒲式耳11.55美元,远低于2022年(14.33美元)和2023年(13.76美元)的价格。预计明年2025年的价格将继续保持低位,大致在10.80美元(1.78元/斤)附近。另外由于成本上升,农民的回报水平可能会远低于2014年至2019年。以伊利诺伊州为例,其农场商业管理机构(FBFM)的数据,从2014年到2019年,玉米的非土地成本平均为每英亩587美元。这些非土地成本预计增加到每英亩772美元,每英亩增加185美元。大豆的非土地成本从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每英亩363美元增加到2024年预计的每英亩512美元,每英亩增加149美元。土地现金租金从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每英亩277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预计每英亩359美元,每英亩增加82美元。这些变化导致租地种的农民回报减少。对于玉米,农民的回报预计降至每英亩-185美元(每亩地亏218.8元)。大豆收益每英亩-74美元(每亩地亏87.5元)。伊利诺伊州中部大部分地区实行50%的玉米和50%的大豆轮作,导致靠租地种植的农民每英亩的净亏为129美元,这将是自2000年有可比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点评:从2021年到2023年的高价格正在向较低的水平回归。全球粮食价格可能会再次进入像2014年到2019年那样的低价周期,并且可能正站在这个价格低迷期的起点上。不过周期性的波动也是农业经营的一部分,从2014年到2019年的持续低收益期,只有坚持下来的农户才能在2021年和2022年的高收益期获得回报。日本“大米荒”持续日本近期“大米荒”持续,东京、大阪等多地超市的大米出现断货或限购情况。大阪府8月26日呼吁日本中央政府尽快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日本部分地区7月开始出现“大米荒”,现已波及该国更多地区。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国大米民间库存量为156万吨,同比减少41万吨,创1999年以来新低。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上一次出现“大米荒”是在1993年。当时,日本大米因天气原因大幅减产,政府紧急从国外进口约259万吨大米。大阪府近日实施的一项紧急调查结果显示,大阪府约80%的零售店出现大米断货情况。在首都东京,许多超市大米货架空空。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埼玉县、福冈县、大分县和广岛县等地。按大阪府的说法,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去年夏季酷暑导致日本大米产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外国游客人数增加推动大米需求增长。此外,日本气象厅本月早些时候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大地震发生可能性增高的提示,引发部分民众大量购买和囤积大米。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26日在记者会上说,大阪府已呼吁农林水产省投放政府储备大米,以缓解“大米荒”。按他的说法,在供应紧张背景下,“没必要让大米在仓库里沉睡”。他同时呼吁民众理性消费,不要过分囤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一名消息人士说,该国主要产区的水稻长势良好,随着新米近期上市,大米短缺状况有望获得一定程度缓解。点评:除上述地震、外国游客增多以及去年夏季酷暑导致减产等短期供需因素变化影响,日本本次大米价格飙升和库存偏低还有一定的“长期因素”,一是受政府的“减产政策”影响,较早之前,日本国内大米消费量开始连年下滑,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意调控主粮大米的减产,并鼓励农民将稻田用于生产饲料用米。2020年~2023年3年间,日本的主食稻米产量减少超过60万吨。但2022、23年日本对主食大米的消费量,不降反增。2023年日本大米消费量突然同比增加11万吨,达到702万吨。赴日游客激增是一个原因,但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大米消费更“划算”才是需求膨胀的主导力量。过去几年日本面包和面条等小麦产品的价格飞速上涨,但对比之下大米基本上自产自销,其涨价速度比各种小麦制品要慢,大米“廉价感”,也推高了大米消费量。农业农村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干部大会,部党组书记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扎实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强调,要始终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对受灾较重省份及时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精心精细抓好指导服务和防灾减灾救灾,对重灾县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强化稳产增产关键措施落实落细,努力把一些地区因灾落后的苗情管回来抢回来,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丰收。要坚决巩固住大豆扩种成果,提前谋划国产大豆销售工作,持续扩大国产大豆消费,着眼全产业链精准施策,促进大豆产业稳定发展,多油并举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用油供给格局。要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要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和农业抗灾能力建设,要抓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提升,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要持续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协同推进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要扎实推进年度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要全链条强化涉农资金管理等工作。会议要求,部系统各司局单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快工作节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确保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和头等大事,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抓好。点评:会议强调的下半年重点工作,要“确保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持平略增,单产和总产略减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努力克服强降雨等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早稻生产保持稳定。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持平略增,单产受灾害天气影响有所下降,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一、早稻播种面积持平略增 202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4.8千公顷(7132.2万亩),比上年增加21.7千公顷(32.5万亩),增长0.5%。分地区看,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有8个播种面积增加。其中,主产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分别增加6.1千公顷(9.2万亩)、4.6千公顷(7.0万亩)、3.7千公顷(5.6万亩)和2.2千公顷(3.3万亩),增长0.5%、0.4%、0.4%和0.3%。浙江增加3.6千公顷(5.4万亩),增长3.0%。二、早稻单产有所下降 2024年,全国早稻单产5925.4公斤/公顷(395.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61.6公斤/公顷(4.1公斤/亩),下降1.0%。其中,主产区中湖南、江西、广东受强降雨影响,单产分别减少116.0公斤/公顷(7.7公斤/亩)、87.2公斤/公顷(5.8公斤/亩)、49.5公斤/公顷(3.3公斤/亩),下降1.9%、1.5%和0.8%;广西上年受灾单产下降,今年略有恢复,单产增加9.4公斤/公顷(0.6公斤/亩),增长0.2%。 三、早稻产量稳中略降 202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上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其中,主产区中湖南、江西、广东早稻产量分别减少10.3万吨(2.1亿斤)、7.9万吨(1.6亿斤)和2.0万吨(0.4亿斤),下降1.4%、1.2%和0.4%;广西增加2.1万吨(0.4亿斤),增长0.4%。今年早稻生产受强降雨天气影响产量略有下降,但仍连续4年在2800万吨(560亿斤)以上,总体保持稳定。点评:正如国家统计局所言,在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2024年我国夏粮实现增产、早稻保持稳定,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金龙鱼中报:营收超千亿、扣非净利仅1.61亿元8月13日晚金龙鱼发布了半年报。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4.78亿元,同比下滑7.78%;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上涨13.57%;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上涨1013.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36亿元,同比下滑84.76%。对于营收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为: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但是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及大豆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回落。界面新闻发现,大豆以及豆油期货分别自2021年及2022年开始震荡走弱至今。且多家机构对豆类期货未来走势持偏空态度,根据千海金研究所8月9日研报,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大豆库存仍在高位,豆价难以上涨。国内方面,市场需等待下游交易恢复后,豆价低迷局面才能改变。对于大豆及大豆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若继续下跌,公司相关产品是否也会继续跟随下跌,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金龙鱼证券部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产品价格也会分不同的渠道,不同渠道的定价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办法一概而论。”公司称,上半年厨房食品的销量同比上涨,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使得零售产品的毛利率及利润同比增长,但价格下行挤压了餐饮及食品工业渠道产品的利润空间,其中面粉业务由于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激烈及副产品价格低迷,导致面粉业务亏损,但是基于对市场的不断深耕,公司的小麦加工量和面粉销量都实现了较好的增长。总体来看,厨房食品的整体利润同比略降。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公司给出的解释为:一方面因为营业收入下降导致销售回款减少,另一方面是采购及付款节奏的变化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有所增加。界面新闻发现,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高达近11亿元,然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只有1.61亿元,且2023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只有1442.7万元。金龙鱼对此的解释为: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未完全满足套期会计要求的衍生金融工具及结构性存款的损益。从业务角度,所有期货损益的已实现部分应计入主营业务毛利,未实现部分应随着未来现货销售而同步计入主营业务毛利。点评:金龙鱼对营收下滑的解释是: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这和餐饮业的情况相一致,表现为总营收增加,但由于新增餐饮企业的数量大幅增长,价格竞争激烈,消费单价下滑,平均到每个企业的营收不增反降,行业须经历新一轮白热化的厮杀方能迎来下一阶段的均衡。对冲基金对大宗商品“极度悲观”由于担心经济进一步放缓,投资者对原油、金属和谷物等商品的需求产生怀疑,对冲基金对大宗商品的看空情绪达到13年来最高水平。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8月上旬基金经理在20个原材料市场的期货和期权上累计建立了近15.3万份净空头头寸,创下2011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一举动凸显市场情绪的显著转变——2021年,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推动投资者开始一轮创纪录的看多押注,而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产量反弹,投资者看多情绪逐渐走弱,如今,美国衰退担忧引发的市场情绪动荡更是彻底逆转了趋势。彭博行业研究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 Mike McGlone表示:"大宗商品期货投机者做空是有充分理由的。能源和农产品供应增加、需求下降以及美元走强构成了价格下行的坚实阻力……这是一个熊市。"数据显示,追踪能源、金属和农产品期货的彭博大宗商品现货指数自2024年5月高点以来已下跌近11%。 根据FactSet的数据,前几年大涨的农作物价格在年内也遭遇了“滑铁卢”。富国银行的Luginsland表示,“由于所有主要谷物产区连续大丰收,全球谷物行业目前库存过剩严重。因此,更多的玉米和大豆涌入出口市场,推动价格走低。”今年迄今为止,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小麦和玉米期货已下跌了近15%,而大豆则下跌了近25%。点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已成今年以来全球跌势最严重的大宗商品之一,叠加国内粮食整体丰收,需求也有所回调,宽松的供需格局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粮价难有较大上升空间。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点评者:郑文慧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